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株洲市> 茶陵人物

邓永耀

[公元1912年-1939年]

邓永耀为[公元1912年-1939年]

  邓永耀(1912—1939),八路军第一二九师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
  又名邓永辉。1912年1月24日生于湖南省茶陵县大冲村。1927年11月,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928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底参加红军,任红六军团政治部文书。1934年8月随军西征。后历任红二军团政治部总务处长、红六军团宣传部长等职。1935年11月随军长征。1936年7月,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合,他随萧克调到红四方面军工作。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邓永耀调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骑兵团政委。1938年10月,邓永耀部与日寇在冀南激战。结果,邓永耀以400名新兵击退了40辆大车运载的日军。从此,邓永耀以骁勇善战著称。不久,他又调任一二九师东进纵队政治部主任兼东纵二团(又称一支队)政委。他率东纵二团进入冀南永年县境,宣传和发动群众,并着手成立了中共永年县委、县抗日民主政府及县民族战争战地委员会、县农民抗日救国、县妇女抗日救国会、县大队等抗日组织。
  随着抗日形势的发展,邓永耀将武邑地区的抗日游击武装编成东进纵队第五支队,并兼任这个支队的政委。
  1939年初,日寇集中五个师团分多路“扫荡”冀南抗日根据地。这时,他来到东纵二团,参加冀南第五分区的反“扫荡”,转战于武邑、景县、阜城一带。3月3日清晨,盘踞武邑县城的日寇来到西屯一带“扫荡”,因东进纵队二团的两名侦察员一死一伤,使他没能及早得到日寇前来“扫荡”的情报,被迫仓促应战。他命令一部分战士掩护群众转移;一部分撤向邓庄村南,构成伏击圈;一部分则由他带领奔向西屯村西抢占有利地形,担负阻击并将敌人引入伏击圈的任务。在激战中,他在打退了敌人的第一次冲锋后,正准备向伏击地段转移时,不幸头部和腿部中弹昏倒在地,两名战士连忙将他抬到一个小土坑边。他在片刻的苏醒中,唯一牵挂的是战斗进程,敦促战士赶快将敌人引入伏击圈。最后,他因流血过多,壮烈牺牲,时年27岁。
  邓永耀牺牲后,《新华日报》(华北版)于1939年4月11日刊载了《纪念邓永耀同志》一文,对他的光辉业绩给予了崇高评价。武邑县军政民各界在他的墓前立了一块碑,碑文记述道:“邓公永耀先生,江南有志之士也……领导东纵驻军来武,以身作则,英勇杀敌,先后数十役……武邑群众相见最切,相感最深。”这段话表达了人民对他深深的怀念之情。
  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同年(公元191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