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南省> 漯河市> 舞阳人物

董仲衡

[公元1914年-1946年]

董仲衡为[公元1914年-1946年]

  董仲衡(1914.7--1946.12)原名董坤舆,河南省舞阳县姜店乡董砦村人。1930年考入舞阳县简易师范,参加党领导的学潮。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信阳省立第三师范毕业后被党组织派回舞阳,以上澧河店小学校长、古城联保主任、连寺乡长等职务作掩护,进行党的秘密工作。参加舞阳青年救国会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2月创办《救国三日刊》。1941年,根据党组织指示,任舞阳师范附属小学教导主任。1944年夏,董仲衡同效信趁等在舞阳南部山区组建抗日游击支队,先后任支队秘书、大队长、营长。1945年4月,重新组建的抗日武装效信趁支队被编为豫中游击兵团叶舞支队,6月,编入八路军河南军区第三支队陈先瑞部,董仲衡任营长。抗战胜利后,随部撤至桐柏山区。1946年,董仲衡奉命疏散,返回董砦村,7月,被国民党县政府抓捕入狱。1946年12月13日,董仲衡被秘密杀害于县城东关核桃树园,时年32岁。
  海观澜(1911--1933.秋)又名海萍,河南省郾城县(今郾城区)李集乡海庄村人。1927年在河南省立开封一中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校期间,曾为学生联合会的主要负责人,为抗议学校当局开除进步学生,组织-斗争并取得胜利。1930年高中毕业后,任中共河南省委技术机关(即印刷机关)负责人,刻印党的-和各种传单。1932年夏因省委遭到严重破坏,省委技术机关同省委失去联系,海观澜将机关转移到孝义山区一个工人家中的窑洞里。随后,海观澜带领部分同志回到家乡,以小学教员身份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33年春,新建的中共河南省工作委员会和海观澜取得联系,并将印刷机关安置在许昌城内北大街。1933年6月,海观澜等4名同志因叛徒告密被捕,关押在河南省绥靖公署第一监狱。同年秋,海观澜惨遭杀害,时年仅22岁。
  来源:河南省档案局
  
同年(公元191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