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玉林市> 博白人物

朱玉仙

[清][公元1799年-1862年]

朱玉仙为[清][公元1799年-1862年]

  朱玉仙(1799—1862年)女,广西著名女诗人,生于今松旺镇茂山村。祖父朱宗腾是清代乾隆时举人,累官安陆、武昌等府同知,父亲朱德玛曾任福建省平潭府同知,授儒林郎,她六个叔父都是书生。其中一人中举,一人中进士。皆任地方官吏。她生长在这样一个官宦世家,适妙龄少女时跟随祖父、父亲到湖北、福建等地,用心习文学艺,受到书诗的熏陶,擅于诗画。26岁时嫁给北流县拔贡黎玉章为继室。黎出任山西夏县知县。玉仙也陪伴丈夫于任上,泛洞庭,渡长江,过黄河,游黄鹤楼,度雁门关,面对华夏绵绣江山,饱览绮丽多姿世界,以及亲朋戚友往来相处,亲情友爱,悲欢离合,莫不触景生情,随兴吟咏。其诗韵珠圆玉润。典雅清新,纯真热切,情意缠绵。朱玉仙婚后4年,夫君悴然死于任上,她肝肠寸断,万分悲痛,强支弱体,含泪为丈夫办理好移交手续,尔后携带独生幼子,长途跋涉,扶柩返乡安葬。
  朱玉仙诗作甚丰,不下1000首,可惜咸丰七年(1857年)北流县城发生战乱,大部份诗稿毁于兵火,所剩仅200余首,于光绪九年(1883年)由当时翰林院士数人题名《画诗楼稿》刊印行世,并有十多位文人名士为诗集题诗题词。画诗楼稿四个字是中国与法国举行中越边界条约谈判的钦差大臣周德润所书,清代广西诗人蒋达作序说:“读其诗则见其气清而腴,‘其体纯而粹’,其词温而雅,其旨深而远”。湘湖女士韵琴陆翰缘题诗赞美道:“惊才初读百篇诗,万朵花围笔一枝。足与江山增秀丽,真从巾帼见须眉。节传茹檗丸熊苦,体异吟椒诵柏词。韵语分明闺训在,夫人原是女中师”。其诗作获得很高的赞誉。
  她写的七绝《望夫山》表达自己对亡夫的沉痛哀思:“春回山上草萋萋,雨洒云鬟泪欲啼,千古伤。何独尔?凄凉还有杞梁妻”!她孀居几十年,孤苦伶丁,在料理家务,教子读书之余,还写诗遣闷。她晚年体弱多病,于同治元年溘然辞世,享年64岁。她死后被奏准旌表,省学政官授予“贞节流芳”的匾额。并以丈夫官职封为“宜人”,又以儿子官职加封为“夫人”。
同年(公元179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86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