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江苏省>

许泰

[明]

许泰为[明]

  许泰(?~?),字号不详,江都(今江苏)人。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甲子科武会试第一人。
  此科共取中武进士35名,许泰等8人答策俱优,马、步射共中六箭以上,升署职二级。孝宗赐宴光禄寺,命兵部尚书刘健主持。在大明朝现有史料可考的52名武状元中,许泰是官职最高的一个(左都督,正一品);也是惟一被皇帝收为义子、惟一被赐国姓(朱)、惟一被封爵(安边伯,永定伯)的武科状元。
  祖辈荣耀 忠勇世家
  许泰出身于武职世家。曾祖父许成被封为永新伯;祖父许贵,承袭武职,为羽林军左卫指挥使。正统九年(1444)五月,安乡侯张安认为许贵有将帅之才,遂举荐他参加由兵部主持的武考。许贵以骑射、对策俱优名列第一,英宗诏令晋升二级,官署都指挥同知。不久,又受武进伯朱冕的推荐,提拔为山西行都司,督操山西诸卫兵马。
  正统末年,许贵镇守大同西路。正值蒙古第十三位君主脱脱不花的权臣也先率军侵入。许贵在石亨的统率下与也先战于阳和后口,竟遭惨败。许贵凭着一身武艺才得以生还。“土木之变”,英宗被也先掳走后,边城一片残破不堪,大同作为抗敌前线,军民人心涣散,惶惶不可终日。许贵陈说忠义大节,激励和鼓舞全军将士,坚守大同,多次击退敌人的入侵,被晋升为都指挥使。
  景泰元年(1450)春,许贵被任命为右参将。敌人进犯威远,许贵率军一路追至蒲州营,大败敌寇,夺回被掳去的百姓和牲畜。一次,敌方聚集万人之众,逼临城下,许贵镇定自若,指挥有方,敌不敢进。许贵因功升为都督同知。大同缺少战马,上司命在民间索求,得800余匹,但主管该项事务的-竟不付钱,许贵便亲自出面请求,才解决了经费问题。为了有效打击敌人,许贵曾招募不怕死的士兵偷袭敌人的营垒,劫得战马百余匹,全部赏给了这些士兵,士兵们都心甘情愿地为许贵所驱使和任用。同许贵一同镇守大同的中官韦力转,常对士卒施以淫威暴虐,大家敢怒而不敢言。许贵知道后,直接向朝廷-了韦力转的劣迹。景泰三年(1452),许贵患病还京。英宗复位,命许贵掌管左府事务。不久,又将其调到南京。
  天顺五年(1461),松潘(今属四川境内)告急。朝廷命许贵以副总兵的身份前往镇守,许贵还未抵达,就遇到蛮人首领山都掌反叛。皇帝下诏,命先剪除反叛。许贵将部队分成两路直抵山都掌的匪巢,连破四十余寨,斩首1100多人,生擒800多人,其余的反叛者见势不好,远远地逃遁了。许贵在作战时中了烟障之气,未至松潘便去世了。英宗甚为惋惜,诏令辍朝一日,命有司从府库支银为许贵办理葬事。
  许贵的儿子许宁,也就是许泰的父亲,字志道。正统末年以舍人从军有功,为锦衣卫千户。父亲去世后,许宁承袭指挥使职,又被举荐提拔为署都指挥佥事,守备柴沟堡。
  成化初年,许宁任大同游击将军。敌寇入犯,许宁与同为游击官的秦杰等一同抗击,擒住了蒙古右丞相把秃等11人。许宁因功升为督宣抚操练,又移延绥。延绥地逼河套,敌寇多次劫掠孤山堡,许宁独自率军奋击,三战皆捷,敌寇渡河逃跑。第二年,敌人又纠集3000兵马入侵沙河墩,许宁与总兵房能一起抵抗,敌人撤退时又劫掠了康家岔,许宁追出塞外百五十里路,与敌人大战,缴获马牛羊千余只而还。
  当时,房能镇守延绥,不懂将兵谋略,巡抚王锐请朝廷援助。宪宗皇帝下诏,命大同巡抚王越率师前往。王越便派部将许宁从西路进发,破敌于黎家涧,许宁因功升都指挥同知。不久王越又派许宁与都指挥陈辉追击敌寇,获马骡600匹。这时,朝廷以阿罗出再次侵扰河套地区,边境常被骚扰,命王越与朱永共同防御,而以许宁之才,擢为都督佥事,佩挂“靖虏”副将军印,代替房能为总兵官。许宁出身武职世家,不到十年竟被提升为大将,这在当时鲜有能比。父亲当年的好友也大都成为许宁的部下,他们对许宁也是敬佩有加。一个多月后,敌寇大举进犯,朱永派许宁及游击孙钺抗击,官军行至波罗堡,与敌寇苦苦相持三天三夜,战事才得以平息。官军损失也很惨重,许宁拼尽全力杀出,受到朝廷的奖赏。
  成化七年(1471),许宁又与诸将孙钺、祝雄等大败敌寇于湟忽都河,皇帝以玺书褒奖许宁之功。成化八年(1472),参将钱亮攻敌不克,损失惨重,官军死者十有三四。为此,许宁和王越俱被-,但宪宗皇帝并不责罚。当时,满都鲁等屡屡进犯延绥,许宁率领镇守官兵拼力还击,敌寇见无利可图,遂出西路,直犯环庆、固原两地。许宁带一队轻骑乘夜袭击了鸭子湖,夺取马畜而还。成化九年(1473),敌寇入侵榆林涧,许宁与巡抚余子俊又将其击败。满都鲁大举从西路进犯,将其家眷留在了红盐池(鄂尔多斯右翼前旗王府的西南)。王越当机立断,与许宁及宣抚将领周玉率领骑兵5000由榆林北上,深入沙漠,经红儿山,白盐滩,在两天两夜之间奔驰了800里,到达红盐池,捣毁满都鲁等人的老巢,斩杀与活捉350人。许宁又以作战有功升为署都督同知,与余子俊修边墙,筑营堡,边患从此少了很多。
  成化十八年(1482),敌寇分成数路进犯,许宁命减缩边墙,斩获120人。蒙古小王子大举进犯,许宁考虑敌人来势正猛,想避其锋芒,以等待时机,于是坚守不出。另遣将领刘宁、董升与周玺分兵牵制,以形成掎角之势。敌寇大肆劫掠,焚毁了代王别堡。代王为激许宁速速出战,使众人哭于辕门。许宁很是愤怒,与郭镗等扎营城外。敌寇以十余人为诱饵,太监蔡新所辖官军望而出击,许宁的部下见状,也个个争先迎敌,结果遭遇埋伏,官军大败,死者千余人。许宁率部退入夏半庄,郭镗、蔡新也疾驰入城,幸好遇上周玺等前来援助,敌寇才退去。许宁带领所余部将还城,那些阵亡者的妻儿老小呼天抢地,骂声不绝,向许宁投掷瓦砾。许宁非常懊悔丧气。不久,敌寇再次入侵,部将刘宁、宋澄、庄鉴等出兵抵御,敌人撤退后,许宁等掩盖了上次失败的事实,改以克敌大捷上报朝廷,被巡按程春震告发。许宁、郭镗、蔡新全都被投进大牢。后郭镗被降六级,蔡新以初任降三级,许宁降为指挥同知,赋闲不用。
  弘治中,许宁又被举荐为署都指挥使,分管演习操练。十一年(1498)二月去世,赠都督佥事。
  许宁自少年从军,经历大小百余次战斗,身上重伤竟有二十七处之多。他性格沉稳坚毅,为官清廉,待士卒有恩,不屑于刻意追求功名,著名将领刘宁、神英、李杲均出自他的麾下。
  武宗义子 状元得幸
  许泰承袭父职,为羽林前卫指挥使。父亲去世六年后成为武状元,并擢署都指挥同知。不久,便以副总兵协守宣府。
  正德六年(1511)五月,霸州刘六、刘七等率众起义,奉杨虎为首领。惠安伯张伟、右都御史马中锡师出无功,被朝廷论处。八月,皇帝诏令陆完兼右佥都御史,提督军务,统领京营、宣府、延绥官军讨伐刘氏兄弟。行至涿州时,忽然传来杨虎率领的起义军已逼近京师的消息,朝廷急命陆完回师保卫京城。适逢副总兵许泰、游击癭永等在霸州将杨虎击败,京都才得以保全。许泰、癭永、江彬、刘晖等边将得以入京城,随时听命调遣。不久,刘六攻占曹州,许泰与冯桢、癭永一起出兵,乘胜擒斩1800人。后刘氏兄弟又进逼詐县、临城,许泰竟不敢进攻,受到朝廷-的-,被停俸禄。继而刘氏兄弟奔卫辉,许泰又吃了败仗,被调赴莱阳。又因逗留不敢前进,被革去署都督佥事新衔,仍以都指挥同知办理平乱事宜。刘氏兄弟起义被平息后,许泰晋升署都督同知,与江彬、癭永、刘晖等一同留在京城,日夜侍奉在武宗左右。他被武宗收为义子,赐国姓。
  正德八年(1513),武宗命许泰领敢勇营,江彬领神威营。许泰此时威风八面,权倾一时。正德十年(1515),许泰被提升为都督佥事。正德十二年(1517)八月,江彬引导武宗微服出居庸关,畅游塞外,征歌选色,敌寇得知消息,发兵5万侵入应州,诸将王勋等拼死力战,才打败了敌人,斩敌十六首级,而官军却死伤数百人。武宗自称威武大将军朱寿,又自称镇国公,将驻地号称军门,大小中外之事,必先经江彬上奏。廷臣切谏,一概置之不理。逾年正月,才班师回京。录应州战功,封许泰为安边伯,江彬为平虏伯,升赏内外官9550余人,赏金以亿万计。
  正德十四年(1519),宁王朱宸濠谋反。许泰、江彬鼓动武宗亲自讨伐,武宗又自称威武大将军,率京、边骁勇士卒数万人南下,命安边伯许泰为副将军,偕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平贼将军左都督刘晖领京军数千,溯江而上。此时,朱宸濠已为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王守仁所擒。王守仁乘张忠、许泰未至,将朱宸濠囚至南昌,-朝廷请献宸濠,以阻止武宗南征。武宗执意出征,竟不许。王守仁至钱塘,遇到太监张永。当时张永负责提督赞画机密军务,位在张忠、许泰之上。而且,张永过去与杨一清友善,剪除大宦官刘瑾有功,天下称赞。王守仁乘夜拜访张永,称赞张永贤能,极言江西穷困贫瘠,怎么能承受武宗的六师惊扰。张永深以为然,说道:“永此来,为调护圣躬,非邀功也。公大勋,永知之,但事不可直情耳。”王守仁遂将朱宸濠交付给张永,闻朝廷命他巡抚江西,遂又回到南昌。
  这时,张忠、许泰已先到了南昌,痛恨没有得到朱宸濠,欲冒功,便以穷搜逆党为名,大肆抓捕,士民被诬陷中伤的人不可胜数,被诛杀判刑的人亦不在少数。张忠还自称天子弟,刘晖自称天子儿,许泰自称威武副将军,放纵京军不断骚扰地方军,想方设法排挤王守仁。有人直呼其名,甚至污辱谩骂。王守仁不为所动,且安抚更加仁厚。有士兵病了,给予药;死了,给予棺木;遇到发丧,必停车慰问良久才离去,京军将士都说“王都堂爱我。”从此,再没有对王守仁无礼的事发生。许泰出身武职,最看不上文士,王守仁是文举进士二甲第六名,许泰便以武科目相难,逼着王守仁在众将士面前习射。王守仁缓缓拿起弓箭,三发三中。在场的京军一片欢呼,叫好声不断。张忠、许泰脸面丢尽,更加沮丧。适逢冬天到了,京军离家太久,无不思归,许泰等无奈,只得班师回朝。
  正德十六年(1521)十月,武宗病逝,世宗即位。廷臣纷纷-江彬、许泰等武宗生前宠幸的边将交结朋党,扰乱朝政,依律当斩。内阁重臣杨廷和、蒋冕、毛纪等连连上疏言道:“不诛此曹,则国法不正,公道不明,九庙之灵不安,百姓之心不服,祸乱之机未息,太平之治未臻。”于是,世宗下令诛杀了钱宁、江彬。却特赦张忠、许泰不死,发戍广东海南。言官张钦等皆-,认为许泰等罪亦当诛,不宜轻贷。世宗降旨:籍没家财,发原定卫所,永远充军。大学士杨廷和再次奏言:许泰等人之罪“始而法司会问即如此,继而多官复审亦如此,已而臣等拟旨又如此,群臣论奏又如此,是天下之人皆曰可杀,不止于国人曰可杀而已。而陛下独宥之,此臣等所未喻也。且陛下何惜此数儿而不蜫之于法,以泄天地、0之愤,以快中外臣民之心,以垂乱臣贼子之戒乎”,并以辞去官职相胁。武宗宣慰留之,却不改圣旨一字。许泰最终死在戍所。
  从许氏一族许贵、许宁到许泰,无论是刚、是勇,是忠、是奸,都在明代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像这样祖孙三人在正史上都有传的并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