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北省> 保定市> 蠡县人物

陈嘉楷

[公元1864年-1931年]

陈嘉楷为[公元1864年-1931年]

  陈嘉楷(1864~1931)字冶民,号渔村。蠡县潘营村人。自幼天资聪慧,喜好诗词歌赋,酷嗜书画。16岁中秀才,后试举未中,继续求学于保定莲池书院。正值京师会典馆招收馆员,被破格录用,任绘图、缮录、校对等职。嘉楷利用工作之便,广交著名书画家,继前人所长,充己之画艺,技艺日渐精湛,自成一家,在京、津、保一带颇具盛名。光绪二十六年(1900),为避战乱,返回故里,受命调和清苑及高、博、蠡一带义和团和洋人之间的矛盾,得到清政府赏识,出任山东抚署文案,继任昌邑知县、冠县知县等职。期间他走遍山东名山,结识众多著名书画家,博采众家之长,画境更加开阔精深。清王朝被推翻后,他挂冠归里,开始田园生活,在故居村北建一小花园名“养根园”,自号“渔村笠隐”、“养根园叟”,莳花种竹,为人作画题诗。晚年艺技娴熟,造诣愈加精湛。
  陈嘉楷的画以写意为主,善画松、竹、梅、兰,山水人物也颇有功力。其画、诗和书法堪称“三绝”。其书法笔力苍劲、秀丽、流畅、飘逸;其绘画继承前人的画艺,也总结出自己的体会。他认为:“画竹笔要健,画枝活如颤;画菊笔要淡,画叶浓如蘸;画梅笔要颠,画花圆又偏;画兰笔要转,画蕊正又半。”他还总结出:“画枝宜分前后左右,画山石虽能只见三面,而应有六面的感觉。”陈嘉楷非常欣赏郑板桥画的竹子,赋诗说“是谁画稿翻新样,七品官儿郑板桥”。陈嘉楷的梅花是继郑板桥名竹之后又“一绝”。集有《渔村诗画录》,其作品对后世影响颇大。徐悲鸿、齐白石、黄胄对他的作品均有较高评价。
  来源: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
同年(公元186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