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东莞人物

陈懋芬

[公元1915年-1938年]

陈懋芬为[公元1915年-1938年]

  陈懋芬,1915年10月20日生于虎门北栅西方一个贫民家庭,幼年父亲早逝,一家六口靠母亲替人缝补为生。1926年进入北栅农会开办的平民学校读书,学习勤奋刻苦,为学校品学兼优的学生。
  1932年秋,懋芬考入设在太平镇东莞县立乡村简易师范,免费就读。在校期间,他与同学组织“读书会”,多次参加抗日救国的街头宣传,火炬巡回活动。毕业后,因成绩优异,留校任附小五年级国文教师。
  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爆发后,东莞抗日救亡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懋芬立定跟着共产党,不当-奴的志向,带领高年级学生于虎门寨一带办民众夜校和识字班,与学校老师一起到街头演唱救亡歌曲,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话报剧。1938年上半年懋芬光荣加入共产党。
  1938年10月10日,日军在大亚湾登陆,懋芬与虎门人民抗日后援会第一工作团的万明、卢宝林等十一位进步青年于十日离虎门,经模范队莞城留守处何鼎华介绍,直奔飞鹅岭,参加王作尧。袁鉴民同志领导的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被分配在队部附近搞 工作。
  1938年10月22日,日寇在虎门登陆。当时国民党冯汝楫的预行团仍然驻在怀德。中共东莞中心县委,从模范队抽出三十多人组成一个政工队,做守备团的-工作。懋芬与万明、卢保林等同志奉命调到政工队,到怀德争取守备团就地抗战。到守备团后,懋芬拖着病体一方面动员当地群众捐钱捐粮,帮助营部解决吃饭问题,稳定军心,另方面深入到士兵中间,耐心地动员中下层官兵就地抗日,但守备官兵有严重的“恐日症”,面对日寇的步步进逼,不久便从东莞撤向宝安。十一月底,守备团乘着黑夜,撇开政工队从大船坑往七娘洞方面撤走。懋芬和战友们发现后,立即追赶,至宝安龙华街西门楼时,与进攻南头的日军遭遇,日军以密集的机 火力向政工队猛烈扫射,懋芬与队长黎协万,队员卢洪婉等五位同志,不幸牺牲,时年二十三岁。
  来源:虎门镇人民政府


  虎门镇   虎门位于珠江口东岸,面积178.5平方公里,下辖2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户籍人口12.4万人,常住人口超50万人。作为南国重镇,虎门的交通相当发达,水陆空三路无不便捷通达:水路,宏业货柜码头和正在规划建设的沙角河仔港被国务院批准为一类口岸,通航广州、深圳、香港等华南地区诸港;航空,虎门北接广州机场、南邻深圳机场、西近珠海机场;陆路,广深珠高速公路、S256省道…… 详细++
同年(公元191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