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金华市> 义乌人物

陈炳

[宋][乌伤四君子]

陈炳为[宋][乌伤四君子]

  陈炳,字德先(古志作“德光”)。乾道二年(1166)进土,才气卓荦,态度严冷,与人寡合。好古文,务为奇语。曾任太平县主簿。后到灊皖山中学道。陈亮说他是“举一世不足以当其意,而人亦不愿从之游;然其文清新劲丽,要不可少”。著有《易解》5卷、《进卷》5卷、《岩堂杂稿》20卷。
  陈炳父,字孟坚,号坦翁,曾出任浙江西路转运司使。母傅氏。兄弟四人,他排行第二。乾道二年(1166),陈炳进士及第,任太平县主簿。太平县即今安徽省当涂县,宋时并辖繁昌、芜湖等周边地区,水陆交通便捷,地方经济比较繁荣,是当朝重要郡邑。宋时主簿,位尊同县丞,为县令左右手,分管典重文书,内政要务、权重任重,公务繁冗。陈炳初仕上任,少言寡语,态度严冷,众官吏莫敢深交。日久,县令见他性刚直,谋而有断,且一言一行很有分寸;为人刚明自守,办事自信不苟,表现出非凡才气。县令就把内政的诸多事务都交给他去办。后来,同僚有私事或难办之事也来请教于他。陈炳要么直言回绝,要么托公务回避,给人感觉冷而又严。但如一经答应,则一言即解疑难,同事盛赞他才气卓荦,盛世奇才。
  陈炳年青时,经常走访香山喻良能,并和他结为文友,很喜欢阅读喻良能的诗文。有时以撰文会友,在香山一住就是数天。
  陈炳景慕良能诗文以精深致胜,感叹其文“读之愈久而意若新”。他受此启发,发愤作文要以奇取胜,特别好钻研古文,在攻读诗经六艺、辞赋之时,凡有奇语警策或奇闻异志,均一一收录,或评或议,敢于针砭,直言不讳。其后编撰成《岩堂杂稿》20卷。可惜失传。宋濂曾说:“侯之风,盛于县人士者,当如岩堂之介。”足见《岩堂杂稿》的文风至真至直。陈炳后弃官赴山中学道,专心致力于易学易经研究,曾著《易解》、《进卷》各5卷。

  同名人物:

陈炳 (1830~1884) 广西自治区百色凌云县 [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