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辽宁省> 鞍山市> 岫岩人物

常有均

[公元1911年-1938年]

常有均为[公元1911年-1938年]

  常有均(1911—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第三师政治部主任。
  又名常有君。1911年出生于辽宁省岫岩县洋乡沟一个农民家庭。自幼家贫。1918年,随父兄流浪到珠河县富国村,1930年,又随兄长搬到乌吉密南沟三股流。
  1933年秋,三股流地区建立珠河反日游击队,常有均积极参加抗日工作,并担任了吉林珠河县乌吉密南沟丁屯农民委员会主任。他领导群众清算、斗争汉奸走狗,发动群众组织生产,为游击队筹备给养、侦察敌情传送情报。
  1934年春,日伪军多次对珠河反日游击根据地进行“讨伐”,他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常有均一心要拿起刀枪和鬼子、汉奸拼命,他几次要求加入游击队,被兄长一再劝阻,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抗日的信念。这年秋,他毅然参加了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在第三大队当战士,并多次参加袭击日军的战斗,表现异常勇敢。1935年1月,哈东支队扩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常有均在三军三团当战士,随队屡建战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年9月,常有均被任命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第六团政治部主任。率队在方正县牛尾巴岗、五影山、二截刀、双凤、黑瞎子岗等地多次击退日伪军的进攻,巩固了抗日游击根据地,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队的远征。他在方正县横头山联合“三江”“天义”“海山”等山林队,在大青山联合“大山好”“阎王”等山林队,壮大了抗日武装,扩大了革命军在这一带的影响。
  1936年春,三军由赵尚志率领,向通河、木兰、巴彦地区远征,常有均带领六团从汤原出发。途中,他们攻占了交通要道舒乐镇,俘虏日军三十多人,伪军八十多人,缴获大小0一百余支。同年夏天,远征军在木兰县蒙古山一带开展游击活动。在东兴镇附近遭到敌人包围,突围中,常有均负伤,但他镇定自若,坚持指挥队伍,直至部队安全撤出敌人的包围圈。
  1936年8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常有均被任命为该军一师师长。同年秋天,抗联三军根据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开辟新游击区的指示,决定由常有均率一师在东兴、安庆一带与九师王德富会合,然后向铁力进发。当时,日伪军为了阻断抗联与老百姓的联系,对抗连实行-。他们把几个屯子合并成一个大屯。常有均率领抗联三军一师二百多人,在孙灵阁山同装备有重机枪、迫击炮的五百多日伪军“讨伐”队遭遇,狠狠地打击了敌人,对敌人合并大屯将行了坚决的斗争,并且在大罗勒山里建立了江南修械所。他争取了方正县二截力自卫团团长王简率领全团人员和家属起义,参加了抗日联军。
  1937年初,常有均挑选十八名战士分成几个小组,分头袭击敌人警察分驻所。一夜间,他们给十余处的敌人缴了械,缴获0一百余支。同年3月,常有均又率领一师参加联合攻打依兰县城的战斗。1937年夏,抗联三军司令部根据北满省委的指示,调常有均先后担任一师政治部主任、政保师师长等职。
  1938年7月,魏长魁(时任抗联九军政治部主任)、常有均率领九军二师和三军政保师九十余人,从依东出发,向铁力、海伦、通北远征。队伍行至苇子沟时,遭到敌人袭击,魏长魁牺牲。此后部队由常有均和郭铁坚率领继续西征。8月间到达海伦县,与许亨植、张光迪率领的部队会合,组成抗联三军新编三师,常有均任新三师政治部主任。9月,率远征部队到达海伦,当队伍在通北县治国南山一撮毛宿营时,常有均被叛徒、原六军二师参谋长韩铁汉杀害,年仅27岁。
  来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同年(公元191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