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云南省> 曲靖市> 宣威人物

柴灿国

[公元1917年-1948年]

柴灿国为[公元1917年-1948年]

  柴灿国,1917年出生在宣威宝山发马坡一个农民家庭。1923年开始在本村小学读书,后在宝山高小四班就读,成绩优异。1932年考入曲靖中学,在校受进步思想的影响,参加宣威旅曲同乡会活动,阅读《农民四字经》等进步书籍。1936年毕业回发马坡,参与柴爱国组织的培智社活动,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后到省财政厅办的财会训练班学习,毕业后先后在昭通合作金库、曲靖南盘江水利工程处当会计。1943年在昭通工作时,积极支持地下党员柴爱国到威宁开展工作。
  1945年春,党组织准备在宣威宝山建立抗日根据地,在柴爱国的启发下,柴灿国辞职回发马坡,以教书为掩护,参加了建立根据地的准备工作。同年底,经柴爱国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负责陆家村片的农民发动丁作。1947年春,根据省工委在滇黔边界组织发动武装起义的指示,柴灿国积极热情地做好党分配给他的工作,与徐庆华、董士荣一起负责刻印起义宣言。1947年6月“六六分队”成立后,他是“六六分队”的骨干之一,分管通信联络,同时还主动到陆家村发动群众,掩护“六六分队”活动。一次,柴灿国临危不惧,巧妙地掩护柴爱国摆脱敌人追捕。
  1947年10月,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省工委决定“六六分队”暂时分散活动,分队的干部分别调陆良、邱北等地工作,宣威宝山、格宜一带农村党的工作交由柴灿国等负责。柴灿国按党组织的安排布置,同其他同志一道,走村串寨,深入宣传发动农民群众,组织 枝,分片编队,进行武装起义的准备。1948年春,柴灿国、包继攀、滕显清等果断地率领1000余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宣威宝山春节起义,柴灿国任教导员,包继攀任大队长。起义部队直驱贵州,打下水城县发贵乡公所,缴 十余支,抓到了敲榨群众、奸0女的恶棍陈少和,在群众要求下当场处决,为发贵人民除了一大害。首战告捷,一时声威传遍四乡。接着柴灿国等又带领队伍速返宣威,攻打田坝乡公所和迤簸乐“剿匪联合办事处”。起义队伍节节胜利,震慑了敌人。宣威县长李仕厚亲率县常备队到宝山“清剿”。柴灿国等得知后,立即带领起义队伍埋伏在火石口子伏击了敌人。敌人遭伏击后,龟缩在宝山伺机报复。
  柴灿国带领起义队伍一边迂回作战,打击敌人,一边派人向上级组织联系,要求派干部加强领导,同时加强对起义队伍的整顿教育,提高战斗力。整顿后保留近200人 ;按上级党组织的布置兵分两路向滇东南转移,去找朱家璧领导的起义队伍。部队转移后,敌人进行了“大清乡”,柴灿国家的房屋被烧毁。柴灿国和包继攀带领的近100人顺利地到达普冲,正碰上杨守笃伺志率领陆良起义的队伍在林必木与敌作战,处于不利的形势。柴灿国等当机立断,带领队伍从敌人侧后杀进敌阵,使敌大乱,陆良起义队伍变被动为主动。次日,又配合杨守笃部智歼路过普冲的沾益政警队20余人,缴 20余支。随后到桃园与朱家璧率领的队伍汇合,编为云南人民讨蒋自救军二支队五大队,柴灿国任副教导员。滕显清带领的一部分沿途与敌作战,到普冲找到杨守笃部队时只剩下39人,编为四大队三中队。舍得整编时,将该中队调编入二支队五大队,柴灿国任副教导员,参与主力南下。
  南下途中,柴灿国兼管部队生活。他克服重重困难,保证部队给养。边疆农民的习惯是不存米,早吃早舂米,晚吃晚舂米,他费了很大劲搞到谷子,又要组织舂米,有时还未舂出来,部队又要出发了。根据这个情况,在条件好点的地方,他就动员战士带预备粮,每人至少要带三天,因此部队从未出现吃不上饭的情况。柴灿国不仅做好本大队的粮食供给,还千方百计帮助纵队供给处筹粮。
  部队到越南边境时才知道要去河阳整训。河阳官坝气侯炎热,瘴气大,曾流传“要去官坝,先把老婆嫁”的说法,战士思想产生了波动。柴灿国配合大队教导员立即做思想政治工作,鼓舞士气。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终于稳定了部队的思想情绪。进入越南后,由于气候恶劣,水土不服,劳累过度,病号逐渐增多,干战相继病倒。在河阳的几个月里,柴灿国天天带病坚持工作。
  1948年10月在回国途中,柴灿国带领队伍巧妙地通过敌人的多道-线。秧普战斗后,五大队负责后卫,收容掉队的伤病员。柴灿国拣挑重担,带着一个班在最后阻击敌人。当秧普敌人追上来时,他领着这个班阻敌两个小时,待主力部队全转移后,他才撤下来。敌人仍尾追不放,他带领战士边走边打,坚持一夜,吸引敌人往平台方向走。五大队还在平台利用有利地形进行了回击,将敌击溃,终于摆脱敌人的追击。艰苦的行军和连续战斗,柴灿国的病越来越重,为了部队的安全,他仍然带着一个班坚持担任后卫,阻击敌人。到了邱北绿江,柴灿国的病情更加严重了,最后倒在路边的草丛里,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31岁。
                      中共宣威县委史志委员会(根据柴爱国、柴治平、柴永国、柴家耀、包云龙、陆达邦等回忆材料,朱礼铨、浦绍臻整理)
  来源:曲靖市委党史研究室、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同年(公元191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