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市> 兴安人物

张运昭

[清]

张运昭为[清]

  张运昭(生卒年月不详),原名应昭,字卓云,贵州省息烽县青山打铁冲人,前清举人。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春,兴安久雨,湘江水暴涨,冲垮灵渠南陡至飞来石一段石堤,损坏大、小天平与铧嘴,河水改道,渠道干涸,船舶停运,农田无水灌溉,城民饮水日艰。同年十月,张运昭接任知县后,访问乡绅故老,询问兴安要政。得知须急办的大事有“三修”,即修灵渠、 修县志、 修城墙。灵渠是广西水运入湘之咽喉,国计民生之依靠,张将其列为“三修”之首,慷慨捐出薪俸,并请地方大户和江西、湖广客商捐资,以工代赈,十一月动工维修。第二年秋,工程全部竣工,恢复了航运、灌溉和县城民众供水,是灵渠历史上唯一由知县负责,不派民伕,不摊捐款,完成工期较快的一次大维修,县民无不称赞。张运昭聘请在家守孝的刑部主事蒋方正为主修,完成了18卷的《兴安县志》;他还努力办好漓江书院,开展文化教育;注重“养士爱民,诘奸除莠”,深得民心,被称为“贤县令”。道光十三年(1833年)末,调任西林县知县,将尚未完成的修城墙一事托与继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