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西省> 晋中市> 平遥人物

张丕绪

[公元1918年-2010年]

张丕绪为[公元1918年-2010年]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核工业优秀领导干部、原二机部副部长张丕绪同志(部长级医疗待遇),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2月27日19时25分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去世,享年92岁。
  张丕绪,男,汉族,山西省平遥县人,1918年11月出生,1935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83年9月离职休养。
  张丕绪同志1926年至1936年先后在山西平遥县尹回村小学、平遥县立第一高小学校、平遥县立中学读书。他早在青年时期就追求真理,立志报国。入党后积极参加党的地下革命工作。1937年6月起参加山西太原国民师范军政训练班学习。同年10月至1944年2月历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班长、决死第一总队三大队九中队政治工作员、决死一纵队38团组织干事、党总支书记。1944年3月至1950年2月先后任太岳四军分区17团政治处副主任、晋察鲁豫第四纵队11旅17团政委、第四纵队13旅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13军38师政委。 1950年2月至1954年3月任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13军38师政委兼云南省蒙自地委书记,并当选为云南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4年4月任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13军政治部主任。1956年8月至1958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1958年调第二机械工业部工作,历任国营504厂党委书记,814厂党委书记,第二机械工业部政治部主任,副部长,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1983年离职休养。
  张丕绪同志一生忠诚于党的事业,出色地完成了党在不同时期交给的各项任务,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他为革命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参加过“百团大战”、浮翼战役、上党战役、吕梁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多次战役,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冒着生命危险,带着部队冲锋陷阵,充分发挥政治工作优势,保证了广大指战员高昂的斗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斗的胜利,为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作出了重要贡献,先后获得中央军委授予的“八一奖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 2005年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张丕绪同志为祖国的军工事业和云南边疆蒙自地区的工农业建设及民族团结付出了心血,作出了重要贡献。1958年5月调到二机部工作后,他深知未来工作的重要性,毅然奔赴荒凉的大西北出任504厂党委书记,在戈壁滩上开始了艰苦创业。他充分发挥长期从事政治思想工作的丰富经验,成立了“建厂基建党委”,把上万名从祖国四面八方汇集一起的生产建设者紧紧地凝聚在一起,统一指挥调度,统筹谋划,高效运作,以身作则,勇于承担责任,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确保了工程建设顺利进行,在短时间内出色地完成了建厂任务。
  1960年,在得知苏联专家将全部撤走时,他与其他厂领导一起,研究制定了应急方案。当苏联专家全部撤走后,应急方案效果凸现,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坚定了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勇气和信心。他尊重科学,提出“没有专家靠大家”的工作理念,在全厂掀起了学知识、学规程的热潮,有条不紊地进行摸关、排关、攻关工作,确保了工程任务如期完成。
  为了我国-研制计划的如期完成,张丕绪同志带领厂党委一班人集思广益,认真研究,确定了由厂长和总工程师牵头,启动投产工作,明确责任,确保各个环节的紧密衔接,按时完成计划。在每一批机组启动投产前,他都要和党委一班人认真听取汇报,确保做到万无一失。在全厂干部职工的努力下,终于提前生产出高质量的合格产品,为-的研制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赞扬。
  1965年张丕绪同志接到去“三线”建设工厂的命令后,又一次开始了艰苦的创业。他与广大职工一样住工棚、喝河水、在大食堂就餐,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他认真总结以往建设和生产的经验,与班子成员紧密配合,确定了“加强生产管理体制,统一协调指挥”的建厂方针,并制定了详细的《建厂大纲》,使工厂的建设在科学规划中顺利进行。在他的带领下,党委一班人紧密团结,全厂干部职工、工程技术人员拼搏奋斗,使国家重点工程提前建成。为增强我国的国防实力,为我国的核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为“两弹一艇”的研制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付出了毕生心血。
  张丕绪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工作中,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和较高的领导才能。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兢兢业业,对工作认真负责,有魄力,不畏困难,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求真务实,坚持原则,坚持真理,为人诚恳直爽,团结同志,生活上艰苦朴素,高风亮节。他具有良好的民主作风,倾听群众意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深入基层,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张丕绪同志调二机部工作后,他为二机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组织工作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我国核工业事业的建设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他为我国-研制成功,壮国威、振军威,打破核大国的核威胁和核垄断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丕绪同志离休后,仍然继续发挥余热。1984年被任命为中央整党指导委员会军 副组长,负责军工系统整党工作,为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思想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他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核工业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地激励和教育后人,科学务实,艰苦奋斗,为党为祖国继续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丕绪同志的一生是光明磊落、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及核事业发展奋斗的一生,在7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无限热爱。他的逝世使我们党失去了一位好党员,好干部,核工业战线失去了一位老前辈和优秀领导干部。
经历历史事件:

渡江战役 (公元1949年)
淮海战役 (公元1948年--公元1949年)

同年(公元1918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1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