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嘉兴市> 桐乡人物

张琴秋

[公元1904年-1968年,著名的红军女将领]

张琴秋为[公元1904年-1968年,著名的红军女将领]

张琴秋
  张琴秋(1904—1968),女,乳名凤生,学名悟,崇德石湾(今桐乡石门镇)人。少就读于振华女校,温文尔雅,勤奋好学。1919年,被选为石湾镇学生代表,出席崇德县声援五四运动会议,并参加和演讲。
  1921年秋,入杭州省立女子师范学校;
  1923年春,转学上海爱国女校;半年后,考入南京美术专科学校;1924年春,进上海大学。时上海大学在校务长(中共党员)邓中夏主持下宣传马克思主义,琴秋接受革命教育,4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11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和沈泽民结婚。五卅运动中,深入工厂发动女工姐妹坚持-斗争,并与向警予等集体创作了短剧《顾正红之死》,以上海各界妇女救国联合会名义在街头演出。
  1925年底,受党组织派遣,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30年秋回国,任中共上海沪东区委委员。
  1931年3月,和沈泽民同被派往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作,初任彭杨军事政治干部学校政治部主任。翌年,在反“围剿”中受命任河口县(新建,在湖北黄陂以北、红安以西)县委书记。时敌重兵压境,初履任即深入群众,开展土地革命,扩大红军,组建独立团,击溃卫立煌先头部队第十师李默庵部。后历任红军第二十五军七十三师政治部主任、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以善于做政治思想工作和具有果断之军事指挥才能著称。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出鄂豫皖根据地,琴秋随主力西行。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2月,因不满张国焘逃跑主义路线而遭打击报复,降职为红江县委书记。后改任妇女独立师师长。
  1935年3月,妇女独立师随红四方面军总部西渡嘉陵江,开始长征。其后任川陕省省委妇女部长、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西路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随总部转战于河西走廊。
  1937年1月,西路军失败,部队从无彝(甘肃临泽县)突围后,遭伏击,琴秋在祁连山崇山峻岭间向东转移途中被俘。初囚禁于青海西宁监狱,后被押送南京,关押于国民党晓庄“反省院”。抗日战争爆发,经周恩来、叶剑英等营救出狱,9月到达延安。后去中央党校学习。先后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女生大队大队长、中国女子大学教育长、中共中央妇委委员和解放区妇联筹委会秘书长等职。
  1948年11月,随蔡畅去匈牙利布达佩斯出席国际民主妇女联盟第二次代表大会。
  1949年4月,任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生产事业部部长、第一届常委,后又连任第二、三届执委。建国后,曾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中共党组副书记,为发展我国工业作出重要贡献。历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文革”中被诬陷,含冤逝世。
  1979年6月,中共中央为之平反昭雪,骨灰安放于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一室。悼词称其“一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
同年(公元190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