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其昀
[公元1901年-1985年,中国地理学家,历史学家]
张其昀为[公元1901年-1985年,中国地理学家,历史学家]

张其昀先生对中华文化眷恋倾恭,除著书《中华五千年史》外,还先后创办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中华学术院、中国文化学院;出版中华丛书、《华学月刊》,形成了研究中国文化之中心。他自喻一生治学,不外五事,一曰国魂,以谋发扬中华民族精神;二曰国史,探索中华文化之渊源;三曰国土,研究中国在世界之地位;四曰国力,衡断经济建设对国计民生之关系;五曰国防,以唤起爱国思想与民族正义,培养新生力量。
作为学者,张其昀是中国现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创人,也是历史地理学的鼻祖。国际权威之《科学》杂志对他在自然地理学上的成就也有好评。在方志学方面,其主编的《遵义新志》,在地方志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开创了中国人进行土地利用调查研究的先河。他也是中国第一位研究现代国家战略学(方略学)的学者。
张其昀在台湾担任中华民国教育部长期间,促成多所大学的复校和新学校的建立,开创博士学位教育,著力中小学基础义务教育,基本奠定了台湾的教育格局。
张其昀先生对中华文化眷恋倾恭,是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的重要领袖和儒学复兴运动的中坚,时间之长,影响之远,令人感念。他早年是南高史地学派和学衡派的重要成员;嗣後中大时代成为国风社的一位灵魂人物;再後於浙大创办《思想与时代》,汇集了张荫麟、谢幼伟、郭斌龢、熊十力、钱穆、陈康、贺麟、冯友兰等学者,世人评说当时浙大蔚然有重振东大学衡之风、复兴人文主义之势。在台湾,除著书《中华五千年史》外,还创办中华学术院和中国文化学院(中国文化大学),执教的文史学者便有钱穆、杨家骆、黎东方、梁嘉彬,蒋复聪、陈立夫、高明、宋晞、曾虚白、谢然之等人;设立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出版中华丛书、《华学月刊》,形成了研究中国文化之中心。
张其昀自喻一生治学,不外五事:
一曰国魂,以谋发扬中华民族精神;
二曰国史,探索中华文化之渊源;
三曰国土,研究中国在世界之地位;
四曰国力,衡断经济建设对国计民生之关系;
五曰国防,以唤起爱国思想与民族正义,培养新生力量。
个人观点
张其昀提倡华学。他认为,西方所谓Sinology,应为华学,而非汉学。西方学者把藏学、满学等排除在Sinology之外,有造成破坏中国统一之嫌。满、蒙、藏诸族和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地理上有著最密切的交融关系,这些研究也共同构成了中国学。华学不仅研究汉学,也研究藏学、满学、蒙古学等中国少数民族之学。 相关院校:
浙江大学
同年(公元1901年)出生的名人:
干人俊 (1901~1982)
浙江省宁波宁海
张方佐 (1901~1980)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
陈训慈 (1901~1991)
浙江省宁波余姚
崔晓立 (1901~1941)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
沈乐山 (1901~1928)
浙江省宁波余姚
+ 更多公元190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5年)去世的名人:
俞佐宸 (1892~1985)
浙江省宁波镇海区
卢于道 (1906~1985)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
石人望 (1906~1985)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
岑卓卿 (1923~1985)
浙江省宁波慈溪
贝汉廷 (1926~1985)
浙江省宁波镇海区
沈学源 (1909~1985)
浙江省湖州安吉
+ 更多公元1985年去世的名人》
同年(公元190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5年)去世的名人:
同年(公元190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5年)去世的名人:
热门排序
- 1 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人物介绍
- 2 现代三圣人物介绍
- 3 历史事件《官渡之战 》相关人物介绍
- 4 饮中八仙人物介绍
- 5 汉园三诗人人物介绍
- 6 南宋四元帅人物介绍
- 7 中国古代十大太监人物介绍
- 8 汉朝皇帝人物介绍
- 9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人物介绍
- 10 建安七子人物介绍
- 11 历史事件《西安事变》人物介绍
- 12 中国历史上加九锡的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