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人物

张铭西

[公元1894年-1980年]

张铭西为[公元1894年-1980年]

  张铭西
  (1894~1980)
  张铭西,长沙县清泰都阳西水塘(今属福临镇)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7岁读书,11岁人长沙县私立隐珠学校中学部,三十四年人长沙高等实业学堂机械科。1914年毕业后先后任汉口谌家矶造纸厂、扬子机械厂、湖南造币分厂、长沙黑铅冶炼厂工程师、科长等职。1920年,应同学李国钦之邀,任上海华昌贸易公司远东分公司机械部工程师,办理机械器材进口业务。
  1926年他去汉口任平汉铁路总局材料课长兼任财政部技正,次年任汉口既清水电公司官股董事、业务处长兼武昌造币厂工务科长。1928年在长沙自组中央贸易公司,任总经理,经营进口贸易,兼代理英国“太阳”、美国“好望”两家水火保险公司湖南保险业务。公司直接与欧洲厂商联络,采取以货易货的贸易形式,出口湖南的锑、钨、铅、锌等粗矿石;进口机械、五金、矿山设备、钢材、汽车材料等,鼎盛时期资产达100余万银元。1932。1938年,他还在湖南省桂东、资兴、郴县、湘潭和贵州省三合县,先后合资兴办钨、锡、煤、锑、石膏、盐矿的开采,矿贸结合,直接进口,其中钨砂出口在抗日战争前为湘赣两省之最。1938年,因日军侵华,中贸公司被迫停业。1941年,举家迁桂林,又奔走湘桂间经营炼钨厂、建成机器染厂、立信米厂。1944年,日军进犯湘桂,企业全部损失。1946年3月举家迁回长沙,合股恢复中央贸易公司,并创精一锌品厂,提炼锌白粉以抵制洋货。在香港设办事处,增办肠衣厂,所制肠衣远销欧美。1946年参加革命的儿子张经武返家后,他开始对共产党
  和革命事业有新的认识,并掩护和支持党的地下工作。长沙和平解放前夕,他坚持不把财产转往香港,还派代表参加筹建长沙市民营工厂联谊会。
  长沙解放后,他任长沙精一锌品厂经理,致力于改进技术,提高质量,扩大锌白粉的供应。建国初期,他发挥中贸公司的沟通作用,疏运大批锑品、桐油支持人民政府的军需民用;带头拥护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积极购买国家公债48万元,在工商界影响颇大。1956年,他发明湿法冶炼氧化锌,荣立三等功,同年任湖南省重工业局、湖南省轻化工设计院工程师。
  他曾先后被选为长沙市、湖南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长沙市工商联筹委会委员、监察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南省工商联筹委会委员、执委,民主建国会长沙分会委员,第一、二、三届湖南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湖南省政协常委。
  1980年2月,张铭西病逝于长沙。
  
同年(公元189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