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人物

张海松

[公元1891年-1970年]

张海松为[公元1891年-1970年]

  张海松(1891~1970年),原籍黄冈,生于江夏城关(今武汉武昌)。早年就读于武昌公书林 小学、文华中学、文华书院大学部及神学班。1916年后,历任汉口圣保罗堂副堂牧、会长, 长沙三一堂、武昌圣米加勒堂副堂牧。1931年,被选为湘鄂教区常备委办并兼乡村事业股和 传道股股员。1932年兼任圣保罗中学、圣保罗小学校长。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基督教全国联 合会在汉口成立,冯玉祥任会长,张任书记。武汉沦陷前夕,离汉入川,任重庆求精中学礼 拜堂牧师,曾募集医药用品支援八路军,得周恩来致信感谢和表彰。曾用募捐之资建立重庆 基督教思恩堂。因与国民党官员交往甚密,有“政治牧师”之称。1945年,以重庆宗教界代 表身份到机场欢迎来自延安的中共谈判代表。抗日战争胜利后回武汉,任圣保罗堂堂牧,兼 7所教会学校校董。1947年4月,在教区十七届会议上当选为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下届赴上海参 加全国总议会的代表;5月,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访问武汉,张在汉口圣罗以女子中学举 行欢迎会;不久,为教区美籍主教孟良佐派赴美国考察教会。1948年初,经教区大议会推荐 、美国总议会批准,升任教区主教。后被推选为湖北省基督教联合会(以下简称省基联)主席 。 武汉解放后,曾主持省基联第二届年会,学习和宣传共同纲领;主持反对美帝国主义侵台、 侵朝的武汉基督教座谈会;以主教名义通令全教区信徒遵守土改法令。1950年9月23日,《 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简称《三自革新宣言》)在北京公布,张首起响应 ,并交出外国差会邀请参加在英国召开的全世界圣公会主教“兰柏大会”函件;年底,中国 教会与西方差会割断关系,教会经济一时拮据,他自动降低自己的薪金标准。次年4月,与 韦卓民等出席中国基督教为进一步贯彻“三自”(自治、自养、自传)革新的“四月会议”。 同年初,以华中大学、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心勉中学、同仁医院董事长,圣罗以 女中、希理达女中、文华中学董事长身份响应政府号召,申请由政府接管教会医院、学校。 1954年,当选为省、市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省、市基督教三自-委员会学习委员会 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并出席在京召开的中国基督教三自-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 扩大)会议。1956年7月,武汉市基督教三自-委员会成立,被推为主席。1958年, 被错划为“ 分子”。“文革”期间和夫人同遭逮捕,1970年先后于狱中逝世。 1978年和1981年,中共湖北省委与武汉市委-部先后作出决定,撤销对其-分子、 分子的错误处理,恢复其政治名誉。
同年(公元189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