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岳阳市> 湘阴人物

周式

[宋][岳麓书院首任山长]

周式为[宋][岳麓书院首任山长]

  
周式
  周式,宋代,湖南湘阴人,千年学府岳麓书院首任山长,因品学兼优,诲人不倦而著名。宋开宝五年(972)潭州太守朱洞筹资建造了岳麓书院,特聘周式为岳麓书院首任山长。宋真宗赵恒因赏识周式才学而召见他,册封他为国子监主簿。在周式的精心经营下,岳麓书院学生由60多人增至数百人,开启湖湘一脉浓厚学风。周式故后,乡贤云集追悼。
  岳麓书院山长,聚徒办学出名
  在岳麓书院文昌阁的左侧,有座“六君子堂”,堂内合祀着宋朝创建和重修该院的六位先贤,他们是:周式、朱洞、李允则、刘鳌、刘珙、潘田寺。其中,曾任岳麓书院山长(相当于今校长)的周式是位湘阴人。
  唐代始,凡山中学舍称“书院”,其主讲并总管者称“山长”。直至清末,改书院为学堂,山长之制始废。作为山长的周式,为办好岳麓书院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宋朝王应麟《玉海》称:“(周)式以行义著”。周式出于对教育的执着和热忱,在当时书院办学条件和地位都不如官学的情况下,欣然受命担任岳麓书院山长,聚徒讲学。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将自己经学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深得世人的尊敬。随着书院名气的增大,求读生徒越来越多。周式便请求地方官府拨款扩建书院,招纳不能进入官学的青年才俊为徒。经数年发展,学院形成讲学、藏书、祭祀、学田四大部分,学生由建院之初的60余人增至100多人,超过了当时官学国子监的规模。
  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宋真宗慕名召见周式,欲封为国子监主簿①,留皇宫主讲。周式婉言辞谢,回书院讲学如初。离开皇宫时,宋真宗赐对衣鞍马、内府书籍,并题赐“岳麓书院”匾额。自此,岳麓书院开始名闻天下,后与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江苏睢阳书院,并称天下“四大书院”。书院规模扩大后,周式为书院制定了明确的办学方针、缜密的教学计划和规章制度,建立了严密的施教系统,使书院的管理日趋规范。
  在讲学之余,周式还十分注重经学研究。他积极研究御赐宫中秘阁藏书的要旨,探求经学要义,撰著了《毛诗笺传辨误》8卷、《论语集解辨惑》10卷、《拾遗》1卷等作品,被明《楚宝》作者周圣楷称为“真儒”、“不愧正学”的经学家。可惜其著作多已失传。
  ①主簿:官名。汉代官署始置,典领文书,办理事务。魏晋以后渐为统兵开府大臣幕府中重要僚属,参与机要,总领府事。唐宋以后各官署仍存此名,职任渐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