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安徽省> 黄山市> 歙县人物

徐谦

[公元1871年-1940年]

徐谦为[公元1871年-1940年]

  
徐谦
  徐谦(1871~1940),字季龙,歙县人,现代著名政治活动家,忠实于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对推动两次国共合作和促进民主革命起了重要的作用。
  徐谦于同治十年(1871 年)出生于江西南昌。少年时跟随桐城吴汝纶学习古文、成绩优秀,18 岁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光绪三十年(1904 年)入巴黎大学学习法政,与李煜瀛等加入同盟会,被派到南洋群岛协助孙中山筹款,秘密进行反清活动。宣统二年(1910 年)在任清廷京师地方审叛厅厅长兼检查长时,出席华盛顿改良监狱的国际会议,借此机会考察了英、德、法、俄等国的司法制度,为改革中国司法制度创造条件。
  辛亥革命后,徐谦曾任唐绍仪内阁的-次长,任期内他草拟法院编制法,力主实行三审四级制,各县设立审判厅和检察厅,实行司法独立。“二次革命”失败,他所倡导的司法改革有限的改革成果,都付诸流水。
  民国6 年(1917 年),徐谦愤于段祺瑞破坏临时约法,南下参加孙中山领导的0军政府,被任命为秘书长,后改任广州革命政府-长、最高法院院长。不久,桂系军阀陆荣廷勾结国会内政学系一部分议员,反对孙中山,迫使孙中山辞去大元帅职务,岑春煊担任政务总裁主席,通电宣告军政府成立。岑和徐谦早有交谊。由岑引荐,徐被任为军政府-长。但是,当孙中山与唐绍仪、伍廷芳、唐继尧等联合发表宣言,指出广州军政府政务总裁不足法定人数,其言行无效时,徐谦即辞去-长职务。
  民国12 年1 月,孙中山回广州继任大元帅后,即与张(作霖)、段(祺瑞)合作,集中反对当时军阀势力最强、窃踞中央地位的直系军阀。6 月曹锟贿选总统,孙中山通电起兵北伐,同时派徐谦往北京联络冯玉祥响应北伐。这时冯任陆军检阅使兼十一师师长,拥有1 师3 旅,人枪约3 万余,实力较为雄厚。徐谦与冯玉祥向有交谊,冯虽居北洋军阀直系部队,但向往进步和革命,因徐动员,冯决心反戈一击。与此同时,徐谦派一同北上的李煜瀛、王用宾分别奔走于胡景翼(陕军第一师师长)、孙岳(第十五混成旅旅长兼大名镇守使)之间,促成了冯、胡、孙联合倒直。民国13 年10 月,冯玉祥从古北前线突然回师北京,得到孙、岳的密切配合,成功地发动了“北京政变”,囚禁贿选总统曹锟,将溥仪逐出清廷,电请孙中山先生北上主持国家大计。北京政变后的政府由黄郛任国务总理,孙中山委徐谦为驻国民第一军(冯玉祥兼军长)的-表。不久,徐谦辞职回广州。民国13 年冬,临时执政府欢迎孙中山去北京议政。徐谦又去北京、天津联合各界人士组织欢迎孙中山先生入京大会。民国14 年3 月12 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徐谦担任孙中山先生治丧处委员。民国15 年春,徐谦参加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兼北京政治分会主席。
  民国15 年3 月12 日,冯玉祥所部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被守军击退。日本竟联合英美等8 国向段祺瑞政府提出撤除津沽防务的所谓“最后通牒”。北京各界人士闻讯后极为愤慨。
  
同年(公元187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