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钦州市> 灵山人物

钟平

[公元1926年-1990年]

钟平为[公元1926年-1990年]

  钟平(1926~1990),原名钟德焜,灵山县平山镇亚山岭村人,家庭富裕。他是中国民主同盟广东省委负责人之一,广东省著名的民主人士。
  1940年,钟平在灵山中学读初中时就开始接触符隆栋、邓业兢、莫平凡等进步同学,接受进步思想,追求真理,积极投身爱国-。在中共灵山地下组织的指导下,他组织青年学生读书会,主动拿钱订了十多份《新华日报》和购买《西行漫记》等进步书刊,并在灵城家中秘密油印《评中国之命运》等革命文件,不断进行革命活动。因此,1943年,地下党组织同意以钟怡昌(钟平父亲在灵城的商店)铺作为中共灵山地下组织 活动的联络点。由于密探告密,1944年中秋节前一晚12时许,他家突然遭到国民党当局-包围搜查,在垃圾箱内搜出他遗下剪报《新华日报》的报头及一张破烂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线图,当局认为他有共产党嫌疑,第二天即把他逮捕,拘押在县留守所10多天。后经宁可风担保释放后,10月, 他回平山暂住养病。1945年2月,灵山人民抗日武装起义后,他又被国民党灵山县当局通缉。他即到合浦县乐民高山村躲避。这时刘业铿、刘益基去找他,向他说明起义失利后急需0弹药、钱和药品。于是钟平马上将几支驳壳 交给他们带到部队。为此,陈铭金在给他的信中,除肯定他支持0的革命行动外,还希望他在经费上大力支持。自此,钟平多次将钱、药品和物资交给刘益基带回去支持革命,甚至连老婆的嫁妆钱也拿出来了,并且第一次卖田筹钱支持革命。1945年5、6月间,根据中共地下组织的指示,他转移到高州,以读书作掩护。1946年组织上又指示他以读书为名转到广州。由于进步人士介绍,是年秋他离穗赴港,在香港达德学院学习,同年参加中国民主同盟。1947年末,钟从香港回平山把自己几百箩租的祖田卖掉为革命筹钱。 1948年3月,他离灵赴香港。曾担任民盟港九委员会组织部副部长兼澳门、中山特派员。他遵照中共南方局的指示精神,在民主党派内开展对中间路线的斗争,组织动员青年到游击区参加武装斗争,并继续筹军需物资、0弹药支援游击区。
  期间, 刘益基曾到广州、香港找他,他都给钱、给物支持革命。1949年2月,民盟派他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纵队游击区,配合策反和担任青年宣教工作。后来策反国民党六十二军直属营于10月间起义。
  1949年10月末,钟平又到粤桂边纵队,在纵队驻地合浦南流江六湖垌见到已任县长的梁中光。梁请他回灵山工作,钟欣然答应。11月初,他又到白石水,在驻地见了四支队副司令员莫平凡,莫鼓励他继续为革命工作,并嘱他回灵后,想方设法促使杨志英投降。他回灵山后第一晚见了陈铭金,并一起研究对敌斗争问题。第二晚,梁中光与他及曾天庸三人一起到司马塘宁可风的家,目的是要宁劝杨志英投降,宁一口答应。宁做了工作,但没有成功。
  灵山解放后,他任灵山县人民政府干训团副团长兼灵山县联合中学校长。这时广州民盟多次来信, 要调他回广州。 临行之际,灵山县党政领导陈铭金、梁中光等为他饯别送行。
  1950年3月,钟平离灵到广州工作。
  1950年秋以后,他历任民盟广州市分部筹委会副主任,民盟广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广州市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盟广东省委员会常委、秘书长兼组织部长。1957年反 斗争扩大化中曾受到错误处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恢复了政治名誉。1980年,调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 1986年3月起,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副主任。他是政协广东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第五、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1990年10月29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广州去世,终年65岁。
同年(公元192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