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莆田人物

郑至道

[唐]

郑至道为[唐]

  郑至道(生卒年未详),字保衡,莆田(今福建省莆田市)人。约于宋仁宗至宋哲宗年间在世。元丰二年(1079)进士。元祐二年(1087),以雄州防御推官知天台县。爱民众,为政宽简,专务教化,深受百姓爱戴。在天台曾作《谕民书》7篇:即孝父母、爱兄弟、睦宗族、恤邻里、重婚姻、正丧服、重本业。使少长有礼,亲友有义,士农工商,各安其业。任满,百姓攀留不忍其行,因留住天台松关,至今有“松关留郑”之说。
  自六朝刘义庆《幽明录》中关于刘晨、阮肇在天台山采药遇仙的神话传说流传以后,唐代文人相继来天台游访。著名诗人元稹又写了“芙蓉脂肉绿云鬟,罨画楼台青黛山”(《刘阮山》)等优美的诗篇,更引起人们对刘阮遗踪的向往。至道根据前人编绘仙踪图籍和护国寺僧人传说,在护国寺东北2里许山谷中,发现一大胜境(即今宝相岙),视为刘阮遇仙之处。捐俸“凿山开道,立亭于其上,环亭夹道植桃数百本”,并作《刘阮洞记》。在所植桃树开花之际,率领僚属,“幅巾杖藜,徜徉行歌,沿涧而上,观草波之涟漪,听寒音之潺湲。”并为桃源胜景取“鸣玉涧”、“桃花坞”、“会仙石”等名。从此,“桃源春晓”成了天台山著名胜景,宋、明以来,招引了无数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