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梧州市> 藤县人物

郑鸿桥

[公元1899年-1975年]

郑鸿桥为[公元1899年-1975年]

   郑鸿桥(1899~1975),太平镇人。受父郑秉桓影响,自幼爱好粤剧艺术。民国24年(1935)与镇上董献英、朱兆荣、李少荣等创立“太平剧社”,组织20多人在太平演出《刘邦问路斩樵夫》:《刘备过江招亲》、《大闹梅知府》等剧。悉心研究粤剧的行当、唱腔、做工、念白、脸谱、服饰、锣、鼓等特色。曾与红衣女、冯大昌等外地粤剧艺人切磋艺术。25~33年间,太平剧社社员经常集中德胜街朱兆荣铺内排演剧目。抗战期间曾演出不少宣传剧。1951年成立太平业余粤剧团,培养一批男女演员,配合各时期中心工作,先后演出《白毛女》、《中秋之夜》、《二八娇妻一岁郎》、《刘三姐》、《卖油郎独占花魁女》、《偷祭铁丘坟》、《火牛破甲兵》等20多个剧目。曾自筹资金购置服装,兴建剧场,到农村义务演出,足迹遍及藤北各区以及平南、蒙山等边缘地带。每次排练或演出,必亲自导演、拿鼓竹、掌板,手中鼓竹如双龙出海,无论是打“撞点”还是大开门、小开门、急急锋等锣鼓都能绝妙地把握全剧的节奏,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后把数十年经验总结成“锣鼓经”,奉献后人。培养出业余演员70多人,锣鼓手10多人。1975年病逝。
同年(公元189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