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百色市> 平果人物

赵世同

[公元1901年-1977年,革命烈士]

赵世同为[公元1901年-1977年,革命烈士]

  赵世同(1901-1977) ,壮族。果化槐前村龙旧屯人。幼年时父母双亡,10岁就打工挣钱帮助维持家计。秉性刚毅,意志坚强。
  1926年2月,赵世同参加果德农-动,任黄书祥警卫员。192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果德县果化区苏维埃政府财政委员和果德县农民赤卫军常备营连长。红七军主力离开右江苏区后,1931年4月,桂军扫荡向都县巴麻,杀害无辜群众数十人,关押青年10多人。7月11日,赵世同和黄绍谦率思林、果德、向都三县赤卫军1000多人,南北夹攻向都县城,国民党-启程而逃, 解救了被关押的青年。1933年5月,原思林县苏维埃主席黄金镜叛变告密,黄书祥被敌人包围中牺牲。 9月,赵世同在黄立逢配合下,利用围桌打牌之机,将黄金井击毙,铲除了祸害。1934年,赵世同任中共思果中心县委委员,因声威颇大,国民党当局处悬赏缉捕,他带领全家随红军游击队转移到思林、果德、向都三县交界的录洪扎营,垦荒种粮,不时出没打击土豪劣绅。1935年1月,赵世同率队到思林街上,收缴税务所100多块银元, 解决了部分革命活动经费。 1936年7月,思果中心县委解体,赵世同转移到那马县州圩乡州圩村弄设山弄居住。1937年初,赵世同任中共桂西区特委委员,他离开那马县上黔桂边,在乐业县雅长组建中共黔桂边委,并任边委书记。
  抗日战争时期他在黔桂交界的乐业、贞丰等县,旗帜鲜明地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努力促成各党各派合作抗日,反对无原则地向国民党让步。同年10月,中共桂西区特委与百色区民团指挥部进行国共合作抗日谈判,赵世同看到国民党方面缺乏谈判诚意,即借故离开百色回黔桂边,与东兰、那马等县联系, 将游击队交给国民党政府改编,使黔挂边委、 东兰、那马中心县委所领导的游击队免遭国民党政府的收编。1938年4月,赵世同任中共黔桂边特区工作委员会书记。他争取贵州省边地方势力王海平部支持抗战。使革命力量得到巩固和发展。 1939年8月,赵世同任那武特支书记,整顿巩固了那马和武鸣西区的的党组织,并与右江各县尚存的党组织与星散党员保持联系。1940年秋,赵世同派徐彭年到平治组建中共平治县持支。次年春,赵世同到平治巡视,将平治特支改为平治县委。1943年春,赵世同在武鸣县四坡乡主持开办骨干训练班,贯彻中共中央“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方针,派部分党员和进步人士打入国民党政府各级机关, 掩护党的活动。同年4月,赵世同与上级组织派来的覃桂荣等到右江各地整顿恢复党组织,使右江党组织在抗战后期得以发展起来。
  解放战争时期,赵世同任中共右江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共右江地委军事部长,桂西人民解放军司令部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队桂西区指挥部指挥员兼八十八团团长和政委。1946年,赵世同在乐业组建中共黔桂边中心支部,组织青年同盟会,扩大革命武装队伍。 1947年9月万冈起义挫折,武装队伍化整为零,赵世同到西山,指示组织小型、精干的武工队, 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和反“三征”斗争。1948年2月,赵世同到平治县,指示平治游击队开展除奸斗争, 消灭敌人耳目,打开了游击斗争的局面。9月,赵世同又到西山,指出“巩固西山, 大游击区,向外发展”的计划,带西山独立大队120人 上黔桂边,在乐业、天峨、凌云、凤山一带创建和发展了游击根据地。1949年10月中旬,赵世同率八十八团采取军事进攻与政治攻势相结合的措,迫使都安自卫总队副总队长蓝有理投诚,交出200多支 。
  12月5日, 赵世同率领的八十八团配合解放大军解放都安县城,12月,赵世同率八十八团到田东县城与解放大军会师,庆祝桂西解放。
  解放后,赵世同任百色地委-部部长兼专署民委主任,中共百色地委委员,常委、-书记,百色地区行署专员。他艰苦朴素,密切联系众,为人民鞠躬尽瘁。他穿着简朴,两套价钱便宜的中山装,只有开会作报告时才穿。平时上班或下乡都穿土布唐装,一身农民摸样,决无官架。1957年他出访苏联时,公家按规定给他做了一套高级料子制服,他总舍不得穿。 他经常下基层,深入生产第一线,解决生产上的难题。1959年8月,赵世同到隆林县检查工作,发现化肥严重积压,群众对使用化肥不感兴趣,他立即进行试验,以活生生的事实教育群众,终于使化肥在隆林推广使用。他非常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1961年,赵世同得知凤山县一些地方饥荒严重、随即深入灾区,挨家挨户了解,到厕所看粪便,看锅头干巴巴,即下令开仓济粮。在凤山桥音乡,他用自己的专车把浮肿病人一个个接到营养食堂,群众称赞说“共产党才有这样的人,真好!”赵世同廉洁奉公,一生清贫。解放初期实行供给制,他从不吃小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行政科和食堂总想办法给他买点肉和好面等,他都拒绝不收;下乡调查从不吃请,有时基层干部临时加个菜,他非让工作人员端回去不可,还予以严厉批评。 1965年8月,他调任自治区贫协副主席,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派人搬来沙发、大柜子、弹簧床等,他觉得过于奢华而全部退掉,只要一张木板床、10个折椅和一条长凳、书柜及单边柜。他经常扶助生活困难的孤寡老人,到南宁后群众来访多,他又包吃包住,回去还给路费。赵世同曾任自治区党委监察委员,是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全国人大民族事物委员会委员。 1977年7月29日在南宁病逝,享年76岁。身后只有13元存款,家中没有象样家具。自治区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同年(公元190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