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福建省> 龙岩市> 新罗人物

詹晶晶

詹晶晶为

詹晶晶
  1942年,詹晶晶出生在龙岩市新罗区龙川河边一个优美的小村庄。上小学时,他就是学校的学生文艺骨干。1960年2月,他被刚成立不久的龙岩山歌剧团招进团里,从此开始漫长的演艺生涯。他那惟妙惟肖的表演和浑厚圆润的山歌唱腔,使他很快成为剧团的台柱演员之一,他主演的山歌戏《茶花娶新郎》曾轰动八闽舞台。
  一天,剧团到武平演出,他看见一个盲女唱着竹板歌沿街乞讨,盲女把竹板歌唱得荡气回肠,一下子吸引了詹晶晶。经领导和剧团作曲同意后,他向盲女一板一眼地学打竹板。从此,詹晶晶便迷上了竹板演唱,一有空便敲打竹板,并进一步研究、苦练,把竹板击打技巧提高了一大步。
  1964年的一次下乡演出中,詹晶晶偶然听到一个老农民在吹树叶,他寻着清脆悠扬的乐声找到老人,向他请教。老人热情地教他,可他把树叶衔在嘴里,吹得面红耳赤也出不了声音。他不服气,从此在口袋里总放着一个盛着榕树叶的盒子,一有空就衔起树叶学吹,数年之后,民间只能吹奏四五个音阶的树叶,他已能吹奏到十几个音阶。不久,他又突发奇想:何不把树叶吹奏和已经学会的竹板歌演唱结合起来?于是他终于练成能手打竹板、口含树叶吹奏各类乐曲。
  1968年7月的一天,他在一次下乡演出中,听到有人唱山歌,便顺手摘下一片树叶与他和起来。领队听到了很兴奋,对他说:“今晚演出,加上你一个树叶吹奏节目!”当晚,他不仅口吹树叶,而且手敲竹板,首次将“树叶竹板演奏”搬上舞台。那带着山野气韵的美妙小调,从他心田飘向夜空,观众第一次欣赏到这种艺术表演形式,好评如潮。从此,“树叶竹板演奏”成了剧团每场必演的节目,詹晶晶也成为剧团专职的树叶竹板演奏演员。
  吹树叶靠的是气功。为了扩大肺活量,詹晶晶一年四季坚持游泳,他吹奏乐曲的延音,竟能一口气吹上30秒钟。1975年,他参加省独奏独唱音乐会后,被选赴京参加国庆联欢会,他的“树叶竹板演奏”首次亮相首都,得到中央领导及首都观众的赞赏。1992年7月,他应邀担任福建省京剧团大型革命历史现代剧《山花》的树叶竹板演奏演员,晋京演出,该剧荣获我国戏剧类最高奖“文华奖”。
  1994年,詹晶晶提前退休,他集中精力潜心钻研提高树叶竹板的演奏技巧,并摸索了一套竹板、树叶的选材和竹板的制作方法,演奏技巧愈臻成熟。
  而今,詹晶晶已年逾花甲,可他越来越焕发出艺术生命力。他能以一片树叶一口气吹出7个音符的连音、颤音、滑音,还能吹奏出昆虫、小鸟、家禽的鸣叫声;竹板的击打技巧也大为丰富,能击打出夹板、击板、锯板、提板、摇板、拉板、抖板等10余种花样,大大增强了树叶竹板演奏表现力,艺术造诣更上一层楼。
  荣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金奖的大型交响诗篇《土楼回响》,闽西客家山歌、竹板歌是其核心乐段。詹晶晶和客家山歌大王李天生一起,被聘为该乐段演奏员,他凭借《土楼回响》的艺术风帆,把闽西客家山歌和树叶竹板演奏推向省内外,并到金门、台湾、香港、澳门及新加坡等地演出。今年4月,他又应邀赴欧洲作长达23天的巡回演出,使源于闽西乡野的山歌、竹板歌、树叶吹奏,首次飘荡在欧洲国际大都会的豪华音乐厅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