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长沙人物

徐右丞

[公元1864年-1956年]

徐右丞为[公元1864年-1956年]

  徐右丞
  (1864~1956)
  徐右丞,名树弼,字右丞,长沙人,清同治三年(1864)生。幼承家学,熟谙内经病理,精通歧黄之术,擅长五运六气,对疑难病症的诊治,有独到见解。他在长沙行医20多年,后追随孙中山、黄兴等参加辛亥革命。民国初年去北京,参加中医考试,名列第一,并在北京城南开设诊所,悬壶行医40余年。由于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疗效显著,声誉日隆,被群众誉为北京市四大名医之一。他与萧龙友(北京四大名医之一)过从甚密,二人志同道合,经常交流经验,探讨医学疑难。还特别注意为贫民应诊,开办贫民号,不收诊费,施药救助。其收入丰裕,但持家简朴,节余钱财,多用来接济贫穷朋友及革命家属。30年代,他与萧龙友创办了华北国医学院,并担任《黄帝内经》的讲授,培养了大批中医人才。北平解放前夕,曾借为傅作义治病之机,晓以大义,劝其接受中共和平解放北平的条件,并与名流陈垣、王之湘、符定一等9叭联名发函,提出北平和平解放的倡议。
  新中国成立后,他发起成立北京中医学会,北京大学聘他为校医兼医药顾问,后任中央文史馆馆员,华北中医门诊部顾问。他培养的学生人才济济,早年有于道济、王大鹏等名医,晚年培育次女徐兴立为他仅有的传人。他的学术思想和临床案例均由她进行整理。
  徐右丞诊病很有法度,根据病情辨症用药。一位50岁的冠心病加肺气肿的男性患者,身体瘦弱,对其初诊用开法解法,次诊着重治肾阴虚、脾胃弱,后用固心肾法,将西洋参临睡时服用,而后病愈。治肿瘤既着眼祛邪,又注重扶正,善用血竭、乳香、没药以活血化淤,溃坚消肿;又大量用黄芪、党参、当归、枸杞子以扶正。他善治缠腰龙(带状泡疹),除汤药外,用成药-锭,研制成粉后加少量麝香、冰片外敷,既能消肿,又减少溃破,防止漫延。
  他喜藏书,曾将一部完整珍本《图书集成》赠给湖南省立图书馆。善诗文,工书画,书法宗李北海而自成一家,著诗文集多种。
  1956年,徐右丞病逝于北京。
  
同年(公元1864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5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