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百色市> 靖西人物

曾汝璟

[清][公元1870年-1908年]

曾汝璟为[清][公元1870年-1908年]

  曾汝璟(1870~1908),壮族。字慕宋。新靖镇人民街人,书香门第,邑中望族,与兄汝琦同是恩贡生,父绍熙是前清附生。曾汝璟在县中道南书院执教,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考人桂林体用学堂,与马君武同学,时山长(校长)唐景崧常请康有为来校讲学,宣传变法维新,故他的思想受到影响,. 倾向维新派。在日本留学时马君武、邓家彦介绍,谒见孙中山,参加同盟会,对革命策划多所贡献。
  曾氏对代数、三角、几何乃至微分积分均有精进,《广西边务旁记》载:“闻归顺州曾汝璟兄弟皆能读书,为州之望,汝璟通算学,实边士之秀。”平日惟学是务,不问俗事,购书成癖,凡见新书,倾囊购买。他就读体用学堂时,常邮寄新书回书院,以启发学生学习西方科学文化,毕业后回县执教。悉以新书教授,风气大开。县中能藏古今文史者,推其家最富,他拿出自家全部藏书,广罗邑士赠书,设立一个益友书斋,供诸同好和学子阅读,互资研究,不以为足。领头出巨资与地方人士闻风捐助得款,向上海、广州邮购新书,充实图书,未几,成为县图书馆。事迹为学台汪贻书闻知,曾写信嘉奖,称他为“边地先觉”,并于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由地方公费送到日本法政大学留学,光绪三十一年,他乘假期回国,力请当道,再加考选优秀士子邓鸿绪、邓鸿绍、凌雅林、陈鲁、张丙朝等同赴日本留学各学科,又另选送黄大钦、黄显玑、李绍香、张廷耀等入广东优级师范,以储师资。先是县中有苛例,凡新官上任苛派夫马费一项,无论是否实际使用夫马,都照例向民间收夫马费,民众苦之,故当他回日本途经广东时,特晋见两广总督岑春煊,痛陈积弊,蒙准行文桂省各县革除,民众称庆,身虽在外,而思及乡里。
  曾氏在日本留学,常把东京出版的革命书报,邮寄邑中士子,以启发其关心国事,提高新知识。在侄子曾彦等学成先回国时,促令他们先回家乡办学,办学一切筹划,预为嘱定。
  诸生回乡后即倡办成立中区两等小学堂高初级各1班,附设师范传学所1班,靖西学校教育,即立基于此。光绪三十二年十二月,他学成归国,接任劝学所所长,积极推行全县新学,首创捐资兴学, 自己解囊捐赠光银500元,地方人士响应解囊,用于添置教学仪器,还办幼稚园,使靖西教育被誉为“边疆标范”极得兵备巡道庄蕴宽的嘉许,聘为龙州边防政法学堂监督兼总教习。时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镇南关革命军起,曾氏秘密策动边防统领陆荣廷响应,不幸事泄,为边防督办龙济光所忌并有所图,乃托病旋里,龙暗遣人监视,曾恐累及家人,吞金自尽,时年38岁。马君武感其忧国忧民,壮志千里,厄而未酬,赍志而没,为他写传。巡道庄蕴宽尤为惋慨,著文于报章,宣扬他的潜德。邑中人士感其首创教育,设立慕宋学校一所,以作纪念。
同年(公元187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0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