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西省>

豫让

[春秋战国]

豫让为[春秋战国]

  豫让,生卒年不详,春秋之末晋国著名侠士,晋卿知瑶宠幸之家臣,是“千古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刺客列传》中称颂的中国古代史上遐迩闻名的义侠。
  豫让生活的时代,是车辚马啸,狼烟四起;诸侯逞强,大国争霸;卿大夫角逐,春秋无义战的春秋战国交接之际。豫让活动的舞台,是晋室卑弱,六卿纷争;范、中行两卿,方被逐出争局;知、赵、韩、魏四卿,蓄势决一雌雄的晋国。当是之时,知瑶为晋正卿,势力迅速膨胀,气焰日见嚣张;赵韩魏则处于守势,可谓噤若寒蝉。
  晋哀公四年(前448),狂妄刚愎又欲壑难填的知瑶,强挟韩虎、魏驹两卿,兵伐早年的合作者赵卿毋恤,困赵氏于晋阳孤城。知韩魏三家,决汾河、晋水、灌晋阳古城,必欲一鼓荡灭赵氏。然而,城高池深的晋阳,久攻不下。时韩、魏二卿虽心慑知氏,-兵攻赵氏,却深知赵氏灭亡之日,正是自家殃及之时。恰在这时,赵毋恤暗派谋臣张孟谈,乘夜潜入韩、魏两营,与之说晓“唇亡齿寒”之理。于是,三家合谋,共灭知瑶,三分其地。这样,战局发生戏剧性变化,在韩、魏反水,与赵共同夹击下,胜券在握的知瑶,顿时兵败如崩,身首异处,其颅骨沦为饮器,其家族被灭,其土地被瓜分。作为知瑶宠臣的豫让,侥幸逃脱,只身潜匿山中。
  在遁藏之中,豫让得知知瑶被杀,遂仰天长叹:“‘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知伯知我、信我,我一定要给他报仇雪恨,以报答他。这样,即便是死了,做鬼也无所惭愧。”(《史记·刺客列传》)于是,豫让改名变姓,扮作服劳役的刑徒,潜入赵毋恤宫中,装作维修厕所,怀藏 ,伺机行刺赵无恤。某日毋恤入厕方便,内心感觉异样,发现一个刑徒劳役神色非常,行迹可疑,便把他抓住讯问,并搜出短刃。那知此人公然承认自己便是豫让,是为知瑶报仇的!毋恤之左右侍从立即要把豫让杀掉。赵毋恤摇摇头说:“豫让真是个有义的人啊,我注意防备他就是了。况且,知瑶全族被灭,已无后代,他的臣下欲为其报仇,真是贤人义士之举啊!”遂释放了豫让。
  然而,豫让并不甘心,没过多久,他又刮掉眉毛胡须,以变其容;涂漆于身,肿如疮癞,以变形体;吞食火炭,以变其声。装作乞丐,沿街乞讨,连他的妻子也辨认不出。可是他的朋友却认出了他,惊讶道:“你不是豫让吗?”豫让答:“是我。”其友见他残身苦形,痛心疾首:“以你的才干,投到赵毋恤门下,必然会获得他的信任。得到他的宠信,接近于他,再伺机杀掉他,岂非易事!何苦要这般糟害自己,去达到0于毋恤呢?这样做不是更难了吗?”
  豫让正颜诤言:“既然委身投靠去做人家的臣子,又要图谋刺杀人家,岂不是怀有二心去服事君主?若这样干,不正败坏了天下人臣之义吗!这和贼寇之行有何区别呢?我用残身苦形之行,自知极为艰难,而不易达目的,但所以这样做,就是要使后世做臣下而对君主怀有二心之人,感到羞耻惭愧!”说罢,怫然而去。
  不久,豫让得知赵毋恤外出,遂匿伏于必经之桥下,待机而动。毋恤至桥,豫让行动,马惊嘶鸣。毋恤对左右说:“这必是豫让所为。”便派兵抓来讯问,果然如是。于是毋恤责问豫让:“你当初不曾是范吉射、中行寅的家臣吗?为什么他们被知瑶所灭,你非但不去报仇,反而追随知氏为其家臣?如今知瑶已死,你却要一心为他报仇?这个原因请说明白。”
  豫让坦然回答:“我做范氏、中行氏的臣下时,他们都把我当做一般的臣子看待,所以,我象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至于知伯,他视我为国中杰出之人物而宠幸厚待,所以,我也必须以杰出的行为以报答他,一定要为他雪恨。”
  毋恤被豫让这种舍生取义的行为感动涕零,叹息道:“豫让呀!你为知瑶竭诚尽义,名已告成;而我宽容大量赦免你死,也做到了仁至义尽。今天我不能再放你走了。”说罢命军士包围了豫让。
  豫让从容答道:“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埋没别人的优点,忠诚的臣子有为义而死的责任。前次你已宽赦了我,天下无人不称赞你的大量与贤明。今天我死而无憾,只求剑击你所穿的衣服,以实现我报仇之心愿。如能这样,即便立刻死去也毫无遗恨。我不敢厚望你能答应我的请求,只是冒昧地把心里话告诉你。”
  赵毋恤非常欣赏豫让这种执著取义之心,遂使人递外衣于他。豫让拔剑三跃而击衣,高喊:“我可报答知伯知遇于九泉之下了。”言罢含笑伏剑而死。
  豫让义死,风传三晋,仁人义士,无不嗟叹。后人对其舍生取义之举推崇备至,至今太原赤桥村西,仍残留有千百年来人们祭祀豫让的祠堂——豫让祠,而祠外依稀可辨的“赤桥遗址”,正是当年“刺赵”之据。
  豫让以义死而名传天下、神留后世,诚如古诗所言(-胡曾《豫让桥》):
  豫让酬恩岁己深,
  高名不朽到如今。
  年年桥上行人过,
  谁有当年国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