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西省> 长治市> 沁县人物

温附山

[公元1917年-2001年]

温附山为[公元1917年-2001年]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原中共福建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温附山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1年7月30日24时在福州逝世,享年84岁。
  温附山同志1917年11月出生于山西省沁县,1936年9月在山西太原师范读书时加入“牺盟会”,投身革命工作。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1月至1942年5月,历任山西省沁县三区“牺盟会”秘书、区长,县民政科长,路东办事处主任,漳源县县长;1942年5月后历任太岳区税务办事处干部科长,三专署秘书主任,太岳二专署秘书长兼民政科长,副专员;1949年3月随军南下,任福建省闽侯专署副专员、专员,地委常委;1952年3月后历任福建省委副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省委农村工作部第二部长,省财办副主任,省商业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委员;省委财贸部副部长,省委委员、省委副秘书长;1959年8月任闽侯地委第一书记;1966年6月调任中央文化部电影局局长。“文革”中受冲击,被破孩达七年,1973年下放福建省武平县。1973年7月后任龙岩地委副书记、书记,地区革委会副主任、主任。1978年4月任省科委主任、党组书记,1978年8月后任省革委会副主任、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兼秘书长、省科委主任、党组书记;1983年4月任省人民政府顾问,1985年7月任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98年12月离职休养。
  六十多年前,温附山同志走出课堂,投身革命,在抗日战争中,辗转晋东南,致力于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在敌后开展抗日游击战争。抗战胜利后,参加了反顽斗争和解放区的土改运动,积极组织支前工作。1949年春任长江支队第四大队大队长,南下福建,因工作需要任闽侯专署副专员。在福建工作五十多年,为福建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倾注了大半生的精力。他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考验,经历过建国以后艰苦创业的岁月,经历过“文革”的磨难,也经历了振兴中华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文革”期间,温附山同志曾受到打击、破孩,但始终没有动摇共产主义信念。粉碎“-”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认真贯彻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力抓好整顿,为拨乱反正、消除十年浩劫的影响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1985年后,温附山同志任省顾委副主任。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他认真学习和实践邓小平理论,热情支持省委工作,通过调查研究,提出积极的意见和建议,努力推动我省的两个文明建设。1998年离休后,他仍十分关心我省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他还担任省对外友好协会会长、省计划生育协会名誉会长、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问、省老区建设促进会顾问、闽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会高级顾问、福建国际文化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等职务,都尽心尽力,发挥余热。
  温附山同志在革命生涯中,坚定地信仰马列主义,对共产主义事业矢志不渝。他长期担任领导工作,重视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总书记“-”重要思想,积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工作认真负责,为民族独立、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温附山同志讲政治,讲团结,识大体,顾大局,襟怀坦白,是非分明,在工作中既坚持原则,又注意协调各方。他关心爱护干部,善于团结各方面的同志,勇于承担责任。他严于律己,廉洁奉公,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保持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一位优秀的领导干部。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永远怀念他。
  温附山同志永垂不朽!
  (2001年8月10日《福建日报》)

同年(公元191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0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