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市> 龙胜人物

吴通翰

[公元1883年-1964年]

吴通翰为[公元1883年-1964年]

  吴通翰(1883~1964年) 侗族。号文卿,平等乡平等寨人。1914年毕业于龙胜县师范讲习所,在平等私馆执教。1916至1920年任北区团局局长。1921年孙中山在桂林组织大本营,吴通翰赴桂林投入革命军,被委任为桂林警备处龙胜警备连连长。1922年加入石成山自治军,担任营长。1923年,离开部队回故里,被选为县参议员,历任5年。
  1928年,吴通翰复入军界,任龙胜县民团副司令,剿匪甚力。凡县境发现股匪骚扰,均亲率团兵征剿,多获胜而归。一时股匪不敢在县境骚扰,绥宁县边境豪富者均至平等一带避难。但通翰将1933年瑶族人民起义亦当作“匪患”,率团兵窜入瑶区枫木寨,助桀为虐。事后,他深感内疚,辞去县民团副司令职,回家闭居。未久,有人控告他通匪而被捕入狱,地方民众和乡绅联名呈文县府,证明吴通翰无通匪其事。县政府即派员查实,确无其事,方以无罪释放。他悠闲在家,养几十尾草鱼,每天刈草投喂。
  1938年,吴通翰被选为县临时参议会议长。1940年换届选举,被连选连任。当时李超然对龙胜政界人士形象素描诗中有云:“陈远坤议席落选,吴通翰稳坐钓鱼台。”1944年日军逼近桂林, 是年5月吴通翰就任龙胜县抗日指挥部副指挥长(指挥长为县长赵家晋)。对宣传抗日救国和支前工作有一定贡献。1946年冬,吴受县长赵家晋之托,规劝骚扰湘边的杨瓜(即陈学珍)股匪近百人下山投诚,安定湘边。
  1947年,吴通翰参加南京“国大代表”竞选,击败政敌黄人超和曾视远,以绝对多数选票当选。1948年3月,他携私人秘书(去开会期间的秘书)出席南京-代表会会议。
  吴通翰居官多年,仍着侗族农民便服,平易近人,扶贫济困。农民吴有方因病早亡,留下双目失明的0无人抚养, 通翰亲自将她搀扶到家侍奉如亲生母达十多年, 直至送终。
  1932年平等村稻田受灾歉收,五荒六月多数贫农无米下锅,通翰带头施粥救济,随即请殷实富户捐粮接济,直至稻谷成熟。
  1949年5月, 在中共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平等农民揭竿而起,推翻了国民党乡村政权,成立了人民政府,吴通翰也为革命游击队出谋献计。其子吴世光参加游击队,先后担任龙胜东北解放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和游击队三中队指导员,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1年,吴通翰被选为县人民代表,参加龙胜自治县成立大会。1956年为县政协委员。
  1957年被选为县政协副主席,历任7年,直至逝世。1963年为自治区政协委员。
  1964年8月, 吴通翰跌伤住进县医院,政府派人照料,他无限感激,但因无子女在身边侍候(注),恩怨交织,临终赋诗云:“虚度韶华八一年,愧无建树利民间,自怜身世独惨叹,始解不由埋怨天,儿女无情先见背,残阳暗淡倍愁添,晚年幸得红光照,感谢党恩赴乐园”。
  注:吴通翰儿子吴世光原任县直党总支书记,1959年被控耍流氓,双开除,于困难年头在家病逝,1979年平反。
同年(公元188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