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河北省> 唐山市> 玉田人物

宋志永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唐山十三义士]

宋志永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唐山十三义士]

  宋志永是河北省玉田县东八里铺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在2008年年初抗击雨雪冰冻灾害的斗争中,他自费组织12名乡亲克服重重困难,千里迢迢奔赴灾区参加抗灾,展现了中华民族感恩图报的传统美德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时代精神。
  个人简介
  姓名:宋志永
  性别:男
  生日:1973年5月
  出生地:河北省玉田县玉田镇东八里铺村
  学历:高中
  职业:农民
  事迹简介
  2008年1月,我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从电视上得到这一消息的宋志永心急如焚,立即动员12名老乡一起在大年三十下午奔赴抗灾战场。经过长途颠簸辗转赶到郴州后,他们被编入一支由40多人组成的抗灾先锋队,转战在多处抢险现场。为抢修受到冰雪破坏的电网,他们肩扛电力绝缘材料、金属塔材往返救灾现场,还帮助电力维修队运送上千斤重的电线杆上山。他们要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有的老乡水土不服生了病,宋志永就买来药品,鼓励大家坚持下去。
  救灾途中
  救灾途中
  他还主动担当服务员,为部队战士和工人送菜送饭。在他们的精神感召下,各界群众众志成城,奋力将灾害带来的损失减少到了最小程度。宋志永和乡亲们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感动了全国人民,社会各界纷纷为他们捐款。宋志永将3万多元捐款全部转赠给灾区的福利院,并他把自己剩下的1000元钱也送给了困难群众,他用最直接、最朴实的方式体现了新时期青年农民爱国奉献的精神风貌。
  2008年5月12日,听说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宋志永当晚迅速起程,他坐火车来到郑州,此后通过打出租车、摩托车和步行的方式,最终到达灾情比较严重的北川县。其他12名农民也随后赶到,与宋志永会合。他们在灾后最关键的几天时间里,救出了埋在废墟下的25名生还者,挖出60多具遇难者遗体。在四川地震灾区,“宋志永爱心志愿小分队”穿着的红马甲,已成为醒目的“爱心名片”。在宋志永等人的带动和鼓舞下,一批又一批志愿者来到地震灾区参加救灾重建,形成了一种蔚为壮观的“宋志永现象”。
  获奖情况
  河北省爱心使者
  河北省杰出青年志愿者
  传递圣火的宋志永
  传递圣火的宋志永
  河北省红十字会杰出志愿者
  河北省红十字会荣誉会员
  唐山市学雷锋标兵
  郴州市荣誉市民
  责任中国2008年十大责任公民之一
  “宋志永精神”内涵
  “宋志永现象”不是孤立的,它所体现的“宋志永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与弘扬。
  “宋志永精神”蕴含了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的高尚情操。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灾情牵动着经历了33年前唐山大地震的725万唐山人民的心,广大干部群众无不牵挂灾区的安危冷暖,无不感念当年全国人民支持唐山抗震救灾的深情厚谊,回报社会、支援灾区成为所有唐山人的共同心愿。“大灾有大爱”,宋志永爱心志愿服务队“舍小家顾大家”,带着感恩之心和报效祖国之志,视四川灾区为家乡,视受灾同胞为亲人,充分展示了唐山“爱心名片”和“感恩、博爱、开放、超越”的精神,充分展示了新时期普通百姓的时代风貌。“宋志永现象”成为抗震救灾中一幅特别温暖人心的画卷。宋志永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普通百姓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崇高境界。他们把国家的危难与个人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的事,社会的事,也是我们大家的事”,从而产生了强大的震撼力和感召力。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感召下,许多素不相识的人们因为抗震救灾走到了一起,他们对灾区群众的友爱之情,已经汇成了一种无边的大爱,他们在奉献过程中展现出发自肺腑的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的强烈愿望和高尚情操。
  “宋志永精神”蕴含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邻里相帮,患难相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写照。33年前的唐山大地震,让唐山人民感受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间挚爱。英雄的唐山人民铭记这份真情,感恩图报、奉献社会的品格早已融入唐山人民的血脉。每当灾难发生,唐山人总是慷慨以报,无私相助。5·12地震也不例外。唐山市委、市政府在第一时间向灾区发出了慰问电,次日就将1000万元捐赠灾区。随后,第一支到达成都的外地医疗队和抢险队是唐山人;向灾区派出的第一支由心理专家和地震孤儿组成的心理咨询志愿服务队是唐山人;唐山人也送出了迄今为止国内民间个人数额最大的捐款——1.1亿元……“我们唐山也受过这个灾,就像当初包括四川人民在内的全国人民对唐山的帮助一样,我们必须为四川灾区做点什么。”宋志永和队员们说。灾难降临的时候,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一次又一次地被接力下来,传承开去。
  “宋志永精神”蕴含了无私无畏、忘我奉献的优良品质。33年前唐山人民和全国军民共同创造的“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救灾精神,是新唐山崛起之魂。唐山人民经过大地震的洗礼,深切感受到党的英明伟大、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人民解放军的忠贞可靠和全国人民的手足之情,对党、对祖国、对全国军民充满了无比感激和热爱之情。在全国抗洪救灾、希望工程、扶贫济困等自愿捐助活动中,唐山人总是以实际行动回报当年全国人民对唐山的支持。在“宋志永精神”的感召和鼓舞下,一大批宋志永式的志愿者涌现出来,汇成了支援抗震救灾的巨大力量,这种精神已不仅属于唐山人。在四川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数不胜数的感人事迹,体现出了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和时代精神的感召力。
  “宋志永精神”蕴含了感恩社会、倾情回报的情怀。以“感恩、博爱、开放、超越”为核心内涵的新唐山精神,是唐山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光荣传统、革命精神的凝结和升华,为唐山的发展提供了积极向上的滋养和精神动力。唐山人民的血液中已融入了这座城市特殊性格的精神特质。全市上下支援四川抗震救灾,生动体现着这种性格。唐山人因为感恩,所以博爱,所以无私奉献。唐山月评“学雷锋十自治州自治州子佳”,唐山的志愿者活动,唐山的全民道德实践,唐山在国家其他地方出现灾难时候的无私支援,唐山的“帮一点”名片……这一切,充分显示了唐山是一座博爱的城市,正是这种在灾难中凸显出来的至爱弥合了灾难带给唐山人的巨大创伤,才在唐山大地上诞生了无数相互感恩,向全国人民感恩,向党报恩的善行义举。
  弘扬“宋志永精神”
  “宋志永精神”是朴实的,也是崇高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弘扬“宋志永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弘扬“宋志永精神”,可以秉承传统美德、凝聚民族力量。中国传统道德十分强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传统美德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汶川大地震,使数以万计的房屋化为瓦砾,也使数万人在地震中罹难。然而,这场灾害却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感动世界的不是地震本身,而是中国人民在面临灾难时所显示出来的传统美德和民族力量!“宋志永精神”既继承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又赋予其深刻的时代内涵,充分体现了当代中国普通百姓的崇高追求和高尚情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大力弘扬“宋志永精神”,对于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凝聚民族力量、推动民族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弘扬“宋志永精神”,可以丰富精神财富、光大人文精神。一个民族、一个城市要有其独特的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是在长期的繁衍生息中逐步积累形成的,它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一个城市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生存、发展的独特方式。唐山有着一直秉承的宝贵精神财富。李大钊“铁肩担道义”的革命精神、开滦工人的“特别能战斗精神”、“三条驴腿”闹革命的“穷棒子精神”、“万里千担一亩田”的“当代愚公精神”、唐山抗震精神以及曹妃甸建设精神,无不折射出唐山人的革命精神和创新精神。在大地震面前,唐山人民更是表现出了超人的顽强意志。汶川大地震,牵动了唐山人民以捐款捐物、争相献血、志愿到灾区服务等实际行动,与灾区人民守望相助,生动地诠释了新唐山精神。“宋志永精神”是唐山抗震精神、新唐山精神在灾难面前的有力释放。弘扬“宋志永精神”,能够丰富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精神动力。
  弘扬“宋志永精神”,可以激发群众斗志、创造不凡业绩。处于和平年代发展时期,每个人未必都能够经历生死考验,绝大多数人都身处平凡岗位从事普通工作。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平凡岗位就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宋志永说不上惊天动地,没有豪言壮语,却凭着自己最朴实的感情,怀揣着最朴素的爱心情怀,书写了一幅感人肺腑的爱心画卷,谱写了一曲最亮丽的抗灾音符。宋志永以实际行动证明,普通老百姓身上蕴藏着无穷的能量,从而汇聚起了抢险救灾的强大力量。如果每个人都能像宋志永那样,用最高尚的行为,用最无私的情怀,用最纯朴的心地,甘于奉献,不怕吃苦,就会在平凡的工作中奉献青春和热血,尽显人生价值。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需要弘扬“宋志永精神”,激发普通百姓的发展潜力,汇聚普通百姓的发展力量,努力把个人的价值追求融入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的伟大实践,把个人理想抱负化作励志图强、创造崭新业绩的实际行动。
  号召开展学习活动
  河北省唐山市委日前作出决定,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学习玉田县13位农民的模范行为和无私奉献精神,为灾区恢复建设和唐山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河北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赵勇18日专程到玉田县东八里铺村看望慰问了13位农民的家属。他当场与远在湖南郴州的宋志永通电话,希望他们与当地干部群众密切配合,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早日凯旋。
  唐山市委在决定中指出,他们是新时期唐山人民的优秀代表,是弘扬抗震精神、构建和谐社会的典范。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集中体现了经过30年改革开放洗礼的中国普通老百姓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时代精神,集中体现了唐山人民感恩社会、倾情回报的新唐山人文精神。
  唐山市委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要以宋志永等13位农民为榜样,深入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要学习他们热爱祖国、胸怀全局的高尚情操,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自觉服从大局、维护大局,倾力投身科学发展的宏伟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