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松津旺楚克

[公元1886年-1948年]

松津旺楚克为[公元1886年-1948年]

  松津旺楚克(1886~1948)蒙古族,东浩齐特旗第十二代额尔德尼郡王都昂多克僧格之三子,第十三代额尔德尼郡王色勒农托吉勒之弟。
  松津旺楚克少年当喇嘛,在东浩齐特旗喇嘛海庙学藏文经书,获“格布希”学位,任该庙翁布之职,精通蒙藏文兼通满汉文,具有较深的医药知识。
  第十三代额尔德尼色勒农托吉勒于1915年迁居喀尔喀未归,经东浩齐特留守官员们研究,并报民国政府批准,强迫松津旺楚克还俗,于民国5年(1916年)承袭东浩齐特札萨克额尔德尼郡王之爵位。
  1928年,松任“蒙古自治政府”帮办,1937年德王伪“蒙古自治政府”任命他为锡林郭勒盟副盟长,兼防卫师中将师长。1939年,任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民政部部长、锡盟盟长、兼兴蒙委员会委员长,1942年8月任兴蒙委员会委员长,继任锡盟盟长。
  1945年8月,苏蒙军开进内蒙古地区,松津旺楚克回原籍隐居。9月,参加蒙古拉木扎布部长在贝子庙主持召开的锡盟十旗札萨克王公大会,会议决定其继任盟长,会后赴苏尼特右旗参加以补音达赉为首的临时政府成立大会。蒙古军陆续回国后,松王闲居在府里。
  松王一生主张办学,1930年在乌尔古格山麓建立有两顶蒙古包的小学,到1940年这所学校有四、五名教师,五六十名学生,几排瓦房。开设蒙文、数学、自然、地理、图画、体育等新式课程。1942年又建一所女子学校,有4名教师,30余名学生,初次培养一批有知识的妇女。同年,他以盟长身份巡视十个旗,检查教育工作,召开会议,督促办学。
  1946年春,锡盟民主政府成立,委任松王为盟长,他在锡盟的稳定、团结各种力量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1947年任内蒙古政府参事厅厅长。
  1948年春病逝,终年63岁。
同年(公元188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