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杭州市> 淳安人物

王文典

王文典为

  王文典(1882—?),又名维清、扬清,遂安芹川(今淳安浪川)人。父启俦为浙西名士,四世书香。文典自幼受到家庭熏陶,少有大志。东文专修科毕业。
  早年投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宣统二年(1910)发起浙路拒款公会,得到两湖、四川民众的响应,形成席卷全国的保路风潮,成为辛亥革命的直接导火线。王文典从此名声大振,蜚声政界。辛亥革命时组织议和会议。1912年,两次陪同孙中山巡行江浙。在政治上,主张共和,反对帝制。1915年,通电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发行过《-报》、《女权月刊》和《共和新报》,为共和政体大声疾呼。1917年7月,张勋复辟,文典愤然南下,以示 。
  王文典为维护国家独立、民族主权,主张关税自主,保护华侨在国外的正当利益。1912年,招商局打算加入外航公司,增加租栈水脚,损害了国家独立和商业自主权。为此,他倡议改组,力谋挽救,并发起组织商业联合会,主张加税裁厘,关税自主。1914年5月,与人组成恳让庚子赔款会,被公推为代表,-海牙和平会议,要求退还庚款,反对中日军事借款,练边防军。不畏-,与当局抗争,宣称“此种借款,实足紊乱内政”。并走访各国公使,提出严正声明。1922年,太平洋会议开幕,文典用中、英文《太平洋丛刊》,内容有主张关税自主、修改不平等条约、人类平等和退还庚子赔款等,专赠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维护华侨在国外的合法权益,提高中华民族在国际上的地位。每当出洋赴各国地方,一律穿中国服装,以示中国人的尊严;中国工人赴美,不准登岸,文典到美国自称工人,以提高中国工人的国际地位。1925年,任中俄交涉专门委员长,力争使俄国当局用卢布赔偿旅俄华侨债务、债款及华侨生命财产的各种损失;主张收回中东铁路。当年,上海发生“五卅惨案”,王文典投身反帝-,参加在天安门举行的---,被公推为--副指挥。1926年,《中比条约》期满,主张旧约无效,至于中法、中日、中英、中美等条约,一经期满均属无效,一律另订双方平等互惠之新约。
  文典主张实业救国,一生效力于振兴民族工商业。1912年,在他提倡下,组成中华国货维持会、商业联合会。先后被举为国货维持会副会长、会长;发行《国货调查》杂志,大力提倡国货。创办物华铁机丝绸厂、苏州电气厂。所产丝织品远销外洋,获利甚厚。在小吕宋、上海等地组织海外贸易隆泉公司。1916年奉命改革税则,创三联单制。1924年组成中、菲、暹贸易公司,任总理。次年任全国商会联合会副会长、全国国货提倡总会会长。1926年任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北方总经理。第二年任京师总商会会长,提议成立商团,举办平民工厂,创办京师商界体育会、北京女子家庭工艺传习所等。
  文典重视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提高民族素质。1912年,在上海与蔡元培一起,发起世界语学校,建议教育部,凡大学均添设世界语一科;发行《社会世界》杂志,半用世界语,目的在于普及教育知识。创办南洋女子大学,专为联络南洋侨胞,开拓实业。1912年,与伍廷芳组织中美睦谊会;1919年又组成人类永久和平联盟会。时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巴黎和会召开,他代表和平联盟会赴会,获二等嘉禾章。文典不但自己生活俭朴,还在社会上提倡生活节俭和反对吸烟,由他组织戒吸纸烟会。针对当时崇尚豪华风气,他主张“宴会免用鱼翅及各种奢侈品”,戒酒、戒烟“节省之款,移作善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