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台州市> 临海人物

王观澜

[公元1906年-1982年]

王观澜为[公元1906年-1982年]

  王观澜(1906—1982),原名金水,字克洪,临海县城(今临海市区)天灯巷人。少时放牛、摆摊。后就读北山小学。16岁入省立第六师范预科学习,改名观澜,利用夜晚与假期为《台州日报》抄写稿件,半工半读。1925年,六师学生会成立,被推选为学生会主席,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冬,转入中国共产党,任学生党支部书记。
  四一二-政变后,转入秘密活动。1927年去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9年初,转入莫斯科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继入列宁学院、苏联红军总医院学习。1930年底回国。1931年1月,至闽西苏区任中共闽粤赣特委代理宣传部部长,主编特委机关报《红旗报》,并任闽粤赣军区政治部宣传部部长,继任组织部部长,领导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先后兼任(上)杭武(平)县委书记、汀州市委书记。同年11月,负责筹备并主编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的机关报《红色中华》。1932年,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下,在叶坪乡开展查田试点。不久,中央苏区全面开展查田运动,任指导委员会主任。1934年1月,任苏维埃中央政府土地部副部长、中央土地委员会副主任。同年10月,在红一军团地方工作部工作,随工农红军开始长征。次年1月遵义会议后,任-干部团地方工作团主任。越雪山,过草地,历经饥饿、病患,坚持带队前进,到达陕北。10月,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土地部部长、中央农委主任。1938年,王明、康生诬称观澜是“托派”,毛泽东进行干预,说王观澜经过我十年的亲自考验,这个同志如果不是好同志,我们党内就没有好同志了!次年,被选为中共七大代表。不久,因肠胃病与严重神经衰弱症住院医疗。毛泽东到医院看望,并写了一封长信,鼓励道“既来之,则安之”,“让身体慢慢增长抵抗力”,与疾病作斗争。
  解放后,历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农业部党组书记兼副部长,国务院农林办公室副主任兼北京农业大学校长、党委书记。注重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党内在农业合作化问题上发生原则争论,观澜亲至江、浙农村调查,如实向中央报告。毛泽东将其报告批转全国,并提倡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年代,又至河北省徐水一带视察,上 书中央指出“浮夸是万恶之源,欺骗是害人之本”。受毛泽东称道。
  “文革”初,遭残酷破孩。1975年当选为第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彻底平反。不久,被增补为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任国家农业部顾问组组长。为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年逾古稀,仍积极至农村调查研究。1979年下半年,至陕北革命老根据地调查12个县。1980年春末夏初,还到上海及江苏、浙江、福建、江西等省市作社会调查。
同年(公元1906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2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