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长沙市> 浏阳人物

欧阳寿庭

[公元1911年-1983年]

欧阳寿庭为[公元1911年-1983年]

  欧阳寿庭
  (1911~1983)
  欧阳寿庭,浏阳县大瑶人,清宣统三年(1911)生。14岁从师张石泗习湘剧音乐,尽得师傅真传,尤擅长三弦,是湖南著名的老三弦手。1929年他出师后随师到长沙新舞台同春班,后又在大吉祥、老远东、新远东等剧院,以及湘潭、益阳等地从艺达10年之久。1938年长沙大火后他携全家赴江西萍乡,在昭萍剧院同庆班从艺10余年。
  新中国成立后,他回到长沙,1951年参加人民解放军十二兵团政治部洞庭湘剧团。后该团由湖南省文化局接管,更名湖南省湘剧团。在1952年全国第一届戏曲会演上,他司鼓的湘剧高腔《琵琶上路》获演出一等奖,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53年参加第三届人民赴朝慰问团赴朝慰问演出,1955年全省戏曲会演时他荣获乐师奖,还先后当选为湖南省政协委员、湖南省音乐家协会第一副主席。
  他是一位吹、打、弹、唱、文、武六场均精的全能湘剧乐师,对湘剧技艺刻意求精,曾多方收集整理湘剧剧本词曲,抄写成册。他在整理湘剧《低牌子词选》的序言中写道:“盖词曲一书,久付阙如。因积习相沿,渐失真谛……故抱定决心,积年累月,搜罗各种词曲,苦思揣摩,迨十年始既事。”足见其致力湘剧艺术之刻苦精神。经他参加收集整理的湘剧资料,除上述《低牌子词选》外,还有湘剧高腔《玉莲投江》、《秋江》、《生祭李彦贵》、《长沙湘剧弹腔基本唱腔集》、《湘剧打击乐》、《湘剧过场音乐》以及《湘剧新腔选》等。他十分重视湘剧曲牌的革新和唱腔的设计,省湘剧院(团)参加过会演和拍摄电影的《拜月记》、《生死牌》、《山花颂》等,他都参加了唱腔的设计工作。
  他一改旧剧场中“同行相忌”的陋习,对后辈青年艺人无私帮助,热情教导,其中著名
  演员彭俐依、左大玢、董武炎、廖建华等均得其指点。1966年,他双目失明后退休归里,在大瑶镇授徒数十人,大多是业余文艺爱好者。他从演唱到音乐悉心传授,家中弦歌之声,不绝于耳。
  1983年,欧阳寿庭病逝于大瑶镇里居。
  
同年(公元191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3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