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宁波市> 余姚人物

邵友濂

[清][公元1841年-1901年,晚清重臣]

邵友濂为[清][公元1841年-1901年,晚清重臣]

  
邵友濂
  邵友濂(1841—1901),原名维诞,字小村,一字攸枝,余姚县城人。早年因父功由监生赏补员外郎,任职工部。清同治四年(1865)举人,十三年以御史记名,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光绪四年(1878)以道员充头等参赞,随崇厚赴俄国,参与中俄伊犁交涉,并襄办通商事务,次年任驻俄钦差大臣。回国后仍供职总署。八年授苏松太道道台,十年去台湾,襄办防务,后协助曾国荃与法国谈判和约。十二年任河南按察使,次年晋台湾布政使。十五年迁湖南巡抚,越两年调任台湾巡抚。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布置台湾防务,同年复调为湖南巡抚。次年受命为全权大臣,偕户部侍郎张荫垣赴日本谈判,遭拒而还,不久因病免职。十九年曾应聘主纂光绪《余姚县志》,二十五年成书。尚于余姚创设育婴堂、牛痘局、因利局。
  生平经历
  道光二十年十二月十八日戌时生,邵友濂因父功以监生身份捐官,签分工部。
  1862年(同治元年),加恩以本部员外郎尽先补用。
  1865年(同治四年)中乙丑补行辛酉、壬戊两科乡试举人,翌年上礼部试不第,适两江总督曾国荃入觐,闻其通欧语,携之幕。嗣再赴春闱,又因病而误场期。乃寄食京华,辗转六部,薄有声名。
  1871年(同治十年),补工部虞衡司员外郎。
  1874年8月(同治十三年)以御史记名,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汉章京。
  1875年出使俄罗斯。
  1878年(光绪四年)以道员充头等参赞,随崇厚赴俄谈判伊犁问题,并襄办通商事务。
  1879年(光绪五年)5月署理俄罗斯钦差大臣,在曾纪泽与俄罗斯重新订约取回伊犁的过程中发挥过作用。
  1881年(光绪七年)三月,出使俄国大臣曾纪泽奏派邵友濂回京赍送改订俄约章程、地图等件。总理衙门王大臣奏准,仍留总理衙门当差。
  1882年(光绪八年),补授江苏省苏松太道。
  1883年(光绪九年)法侵越南,发生中法战争,调命邵友濂出面襄办台湾防务。
  1884年中法和约成,以功劳卓著赏一品封典。
  1886年(光绪十二年)补授河南按察使,因病开缺。
  1887年(光绪十三年)4月迁台湾第一任布政使;1889年(光绪十五年)因感受湿热,请假内渡就医。6月,补授湖南巡抚,12月,兼署湖南提督。以忧免。
  1891年(光绪十七年)4月,母忧服阕,补授台湾巡抚。10月,礼未终,准由沈应奎护理。旋莅台就任。
  1894年8月(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邵友濂与号称知兵的布政使唐景崧不合,又因病,朝廷于9月调署湖南巡抚。邵友濂因病告假,不准。甲午战争爆发后,清朝海陆军接连败北。9月,平壤失守。10月底,日军分两路入侵中国,先后攻占了辽东、辽南重镇九连城、安东、凤凰城、岫岩、海城、金州、大连、旅顺。清廷被迫屈膝求和。1894年12月22日,邵友濂与张荫桓同为钦差大臣,出使日本乞和。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1月26日,张荫桓、邵友濂经上海东渡。
  31日抵广岛。在中国代表到达广岛之前,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与外务大医陆奥宗光以媾和之机尚未成熟,密议待中国代表到达日本后,第一步先检查中国代表的全权委任状,如有瑕可指,便借口拒绝开议。
  2月 1日,中日议和代表在广岛县厅举行第一次会晤。伊藤与陆奥按着事先计议好的阴谋,硬说中国议和代表全权不足,拒绝开议。实际上,张、邵不但随身携有全权证书,并以书面形式正式声明:中国代表受有议定条款、签名盖印的全权。但日本代表故意破坏谈判,不于理会。清政府拍给张、邵的电况也予扣留,拒不交出。又借口广岛是军事重地,不准敌国人员滞留为由,将中国代表逐往长崎。
  2月 7日,清政府照会日本,表示愿意按照日本的意图修改全权证书,乞求准张、邵继续留日本谈判。日本政府悍然加以拒绝。指明清政府必须另派“携带正当全权委任状之有名爵资格之全权委员”来日求和。
  2月 12日将中国代表由长崎逐回中国,和谈决裂。
  邵友濂回国后署湖南巡抚。因病开缺,二十一年十二月,俄皇尼古拉斯二世加冕,为李鸿章副使往贺。次年归国,不久因病免职回乡疗治。二十七年(1901年)卒于家。
  
同年(公元184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01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