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长沙市> 长沙人物

饶菊生

[公元1873年-1944年]

饶菊生为[公元1873年-1944年]

  饶菊生
  (1873~1944)
  饶菊生,字鸿运,清同治十二年(1873)生于长沙县东乡泉塘湾一农家。幼读私塾2年,16岁进长沙一绸庄习商,因勤俭好学、礼貌待人而深为店主器重。及长,先后赴上海、杭州、北京、武汉等地投师学艺,眼界大开,技艺大进。回长沙后,结合当地实际,推陈出新,自成一家,活跃于本市工商界。他初以日新昌绸庄为基础,继而拓宽经营范围,集资开办源生长寿坊店、宏济堂药房、华昌木器店、鸿庆堂响房等,名噪一时。
  1915年冬,他有感于长沙南货业远比金、银、绸、纸四大行业落后,有钱买不到称心如意的食品。而“民以食为天”,吃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南货食品亟具市场潜力,也亟待开发。于是他邀集伙友5人,集资500元,于闹市黄兴路八角亭福源巷口筹创“九如斋”南货号。该店食品新优齐全,服务热情周到,深为广大顾客所称道,业务蒸蒸日上。1925年,该店经历10个春秋,进入鼎盛时期:集海内外名优特产之大成,综合南货、海味、露酒、罐头、糖果、饼干、水果、卤腊、茶烟、蜜饯、调味品以及礼烛、编炮等一应俱全;设立广式、本式烤房,由名师能手精制时鲜糕点、面包、面条与时令节日食品应市,其中辣椒油、菌油、光酥饼更具特色;顾客云集,夜市尤盛,商店规模增大,职工由最初20人增至300余人,日营业额达4000多元,农历年关高达10000余元。1931年“九如斋”扩大为股份有限公司,资金累积至10万余元,拥有八角亭总公司与药王街、国货陈列馆、中山东路三个分公司,声名远播省内外,饶菊生亦被商界誉为“工商业之师”。
  1938年长沙大火后,九如斋损失惨重,幸得力于全体同仁,方维持局面。
  1944年7月18日,饶菊生病逝于老家泉塘湾。
  
同年(公元187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4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