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长沙人物

彭渊恂

彭渊恂为

  彭渊恂
  (?~?)
  彭渊恂,字希民,亦作希明或熙明,善化县人,生卒年不详。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曾任教于长沙民主第一中学堂。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秋末,黄兴等20余人在他家召开华兴会筹建大会,他亦出席,曾为华兴会筹措经费。次年秋,华兴会在长沙策划起义失败后,他与黄兴等先后逃往上海,组织爱国协会,图谋再举。后因万福华刺杀王之春一案牵连,逃亡日本,加入同盟会,不久又先后加入国民-会及政闻社。当革命、立宪两派论争激烈时,他因跨两派为双方所责难,逐宣布脱离两派之政治关系,而保持个人友谊,实际上仍为政闻社办事。
  光绪二十九年一月,政闻社本部迁上海,他仍留日本,是东京政闻社社务负责人之一。次年六月,与前政闻社社员张嘉森、吴贯因、萧坤、向瑞彝等在日本东京成立咨议局事务调查会,旨在调查中央直省之权限和各项行政,谋求咨议局权限的确定和直省政治的改良,并主办《-新志》,公布调查成绩供各省参考。
  民国成立后,1913年春他经工商总长刘揆一推荐,回国任工商部秘书。嗣历任长沙《国民日报》、上海《共和晨报》,从事反袁(世凯)宣传。后不知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