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湖南省> 长沙市> 望城人物

刘人瑞

[公元1892年-1939年]

刘人瑞为[公元1892年-1939年]

  刘人瑞
  (1892~1939)
  刘人瑞,字石麟,号远之,长沙县新康都花山岭(今望城县乔口镇花山村)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生。18岁考入湖南群治政法学堂,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光复长沙的起义。1912年,经周震鳞、黄钺介绍在北京加入同盟会,供职于陆军部,后人北京陆军部讲武堂深造。袁世凯把持北洋政府,复辟帝制,革命处于低潮时,刘人瑞矢志追随孙中山,毅然加入中华革命党,并以湖南旅京陆海军俱乐部为联络机构,秘密联络军政界讨袁力量,其中与湘籍党人熊希龄、程潜、蔡锷等联系密切。1917年孙中山成立护法军政府,他任参军。1921年孙中山锐意北伐,督师桂林,刘人瑞被任命为北伐军第一纵队司令兼师长。1922年刘人瑞所部由湘东南攻人江西,值陈炯明公开叛变,又奉命回师平乱。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他任国民革命军高级参谋。
  1928年刘人瑞参与周震麟负责的接收北京府院机构的工作,在负责查办东陵盗案时持身公正,拒绝数万重金贿赂,并在中山公园举行记者招待会揭露盗陵-,颇为时人称道。蒋介石实行-统治后,刘人瑞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不与其妥协。1929年他首先拒绝去南京做官,继而与周震鳞、黄一欧在天津从事反蒋活动,出版反蒋的《坦途》周刊。1931年4月,他参加“西南”反蒋运动,到广州出席有关会议,后与朱庆澜、曹任远等人,以平津为活动中心坚持反蒋抗日斗争达五六年之久,并曾向冯玉祥转交“西南”援助抗日同盟军的巨款,与马占山、方振武、吉鸿昌保持密切联系。
  抗日战争期间,刘人瑞加强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在掩护和营救抗日人员、动员和输送抗日力量、提供物资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成立“华北各党派军政办事处”,开办佛学院研究院,掩护从事抗日爱国活动。1937年,刘人瑞应黄钺之邀,毅然回到宁乡,与黄等商讨筹组“湖南抗日义勇军游击部队”,并负责军事方面。半年内,他组建成一支有数千人的抗日游击队,并派人与在湘的八路军、新四军负责人徐特立、涂正坤联系。1938年,薛岳奉蒋介石之命,以受“共产党唆使”的罪名,派重兵包围在长沙的游击队总部,大肆搜捕。刘人瑞脱险返回北方,继续从事抗日活动。
  1939年4月6日,刘人瑞在天津寓所患脑溢血逝世,安葬于北京西郊魏公村湖南公墓。
  
同年(公元1892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39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