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嘉兴人物

陆初觉

[公元1890年-1945年]

陆初觉为[公元1890年-1945年]

  陆初觉(1890—1945),名志棠,字松生,号初觉,嘉兴人。辛亥革命前去日本,入陆军士官学校习军事,在东京谒见孙中山,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在嘉兴组织商团,蓄意反清。辛亥革命爆发后,加入江浙联军,参加攻克南京天堡城之战。1913年4月,“二次革命”爆发,初觉在嘉兴积极响应,率嘉兴义务商团团员赶赴上海,参加陈其美领导的讨袁军,激战于上海制造局西栅门。后失利,遭通缉,与胡景翼、陈仲权一起亡命日本,参加中华革命党,入浩然庐政治军事学校研究政治经济。1916年1月,蔡锷在云南发动讨袁,江浙革命党人群起响应。4月,吴江宣告独立,初觉出售祖遗典当,倾资助饷,并亲率部众前往参战。1916年6月后,去广东任石井兵工厂军需长。后应陕西靖国军领导人胡景翼之邀,襄助军务4年。1924年,胡景翼任河南军务督办,初觉任河南督办公署参议暨郑州河南银行经理。翌年冬卸任回嘉兴,任国民党嘉兴县党部执行委员、商民部部长,并组织商民协会,主持复刊《嘉兴商报》,参加以中共党员为主的“左社”活动,提出“建设新嘉兴”的口号。1926—1927年间,兼任嘉兴县拆城委员会委员,主持拆除嘉兴旧城墙、改筑马路等事宜。1927年四一二-政变发生,初觉时任国民党嘉兴县党部常委,掌握商办义务保卫团,于年末被当局逮捕入杭州陆军监狱。半年后,经钱大钧等保释出狱,不久去江苏任省政府视察,未及3月即离职归乡。此后一直无意仕途,息影家乡。隐居期间,曾帮助朝鲜反日志士在嘉兴隐蔽,还曾在北门洋关创办商业图书馆,便利商民学习文化。1932年当选为浙江省商会联合会执行委员。七七事变前,上海日本特务派汉奸企图策动初觉通敌,来人被初觉执获,交政府将其判处死刑。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陆初觉任嘉兴抗敌后援会常务委员、主任,积极支持地方抗日。嘉兴沦陷后,去浙东后方,被任命为嘉兴县行动委员会主任兼省第十区各县抗敌行动委员会联合办事处主任,执行县政府职权,组织抗日力量,支持推动沦陷区抗日游击斗争。1939年秋在永康县受褚辅成、沈钧儒委托,主持嘉属旅外同乡会,并设义民招待所于永康、分水、於潜、余姚等地,接待十区各县来浙东、浙西的各界人士,安排食宿,介绍工作。1939年后,任省商联会常委,主持浙西事务所,并任省参议会常驻浙西参议员、浙江赈济会委员、浙西救济会主任委员等职。1942年在昌化颊口创办嘉(兴)属联中,设高中部、初中部和简师部,抢救失学青年,培养抗日人才。由于对-后方的失学青年及沦陷区难民爱护备至,为人排忧解难,故有“天目老佛”之誉。1944年10月,还在天目山筹建了嘉兴战后复兴建设设计计划委员会,任副主任委员,筹划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地方建设。
  1945年6月8日,陆初觉病逝于赴淳安求医途中。是年冬,其灵柩自淳安运回嘉兴。次年春,嘉兴各界人士在中山纪念厅举行追悼大会,为其造墓于南湖侧普明寺边,并将其故居所在的下塘街命名为“初觉路”(今人民路),以志纪念。
同年(公元189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4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