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甘肃省> 天水市> 秦安人物

李振西

李振西为

  李振西,男,汉族,1958年4月出生,甘肃省秦安县人,中共党员,现任乌鲁木齐县托里乡卫生院院长。1999年11月荣获乌鲁木齐市第六次“民族团结进步先进模范个人”称号;2008年7月荣获乌鲁木齐市第八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2008年9月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五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1976年,李振西成为一名光荣的乡村医生。由于村民居住分散,牧民们每次看病都要跑几十公里的山路。为了方便牧民就医,李振西每年都要骑自行车或骑马甚至步行进山出诊,一年要跑上200多次。1987年12月,托里乡片区突然发生流行性脑膜炎,严重威胁着农牧民的身体健康。疫情就是命令。他背上药箱,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为散落在天山深处的四个自然村的儿童打预防针。在为最后一个孩子打完预防针后,天已经完全黑了。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李振西冒着漫天飞雪,推着自行车走了三十多公里的山路,手脚冻得失去了知觉,昏倒在一户牧民的家门口。
  哈萨克族农牧民由于饮食等生活习惯的原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人较多。他研究总结出一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治愈了许多农牧民患者。2002年7月,哈萨克族牧民库白拉因为高血压、脑出血丧失了运动的功能,瘫痪在床上,非常痛苦。李振西来到她家,一边耐心地给库白拉做思想工作,一边给她专门配制了价格低廉而又对症的中草药。库提拉、努尔哈孜、江格尔、哈巴斯、郝玉莲、吾甫等等,一个个卧床的危重病人站了起来,一张张布满忧愁的脸
  上露出了微笑,一个个沉闷的家庭又响起了欢乐的冬不拉。
  李振西每当遇到经济有困难的病人,总是毫不犹豫地慷慨救助,对于家庭困难的农牧民,他不仅免去了出诊费,还经常为他们垫钱买药。为改善医疗条件,李振西筹措50多万元资金,新建了一座占地面积为400多平方米的卫生院,添置了X光、B超、心电图等先进的医疗设备,改善了医疗条件。
  托里乡地处偏远,缺医少药,李振西决心建立一支土生土长的带不走的医疗队伍,解决偏远牧区各族群众缺医少药的困难。李振西把分配到乡里的少数民族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方面的传帮带,使他们都尽快成长起来为农牧民服务。几年来,李振西手把手地带出了七名哈萨克族医护人员,壮大了托里乡卫生院的医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