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绍兴市> 新昌人物

梁鋆立

[公元1905年-1987年,一代国际法大师]

梁鋆立为[公元1905年-1987年,一代国际法大师]

  梁鋆立(1903~1979),乳名善尧,今回山镇樟花村人。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叔父均为清末举人。初就读于县城南明小学,再就读于上海南洋大学,并于上海曙光大学夜间部补习法文,先后就任上海中华书局英文及商务印书馆法律与文学书籍,1926年卒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科。先后担任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秘书、南京国民政府司法部秘书及上海市第一特区临时法院推事。1929年5月,梁鋆立被派任驻美华盛顿公使馆秘书,出席第十届国际联盟及国际法编纂会议,任中国代表团技术顾问。1930年,获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旋又获得卡内基和平基金会国际法教师研究员奖学金,进入哈佛大学法科。其间,严词揭露日本侵略行为,列举《国联盟约》、《九国公约》等相关条约,逐一指出日本在华军事行动之侵略本质,最终使日本方面理屈词穷退出国联。
  1933年,梁鋆立回国,任行政院参事,并在上海东吴大学法科兼课,担任《中国法学季刊》。1936年,任外交部条约委员会专任委员,从事法律及条约审议工作。在与英美商订平等新约时,坚决捍卫国家利益。
  抗日战争期间,奉派赴欧,开展抗日宣传工作。1939~1946年,担任驻英大使馆一等秘书。1945年,他先是奉派出席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伦敦战犯委员会”等国际会议,接着又参加了旧金山联合国制宪会议,是少数几个见证联合国诞生的中国人之一。应联合国秘书长之聘,从1946年起担任联合国秘书处国际法编纂司司长,主持国际法发展和编纂工作,同时负责《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年报》出版,直到1964年满60岁退休为止。正是这段经历,让梁鋆立声名远播,全球知名。1948年夏,梁鋆立重返荷兰,在海牙国际法学院发表演讲《国际法之发展与编纂》,备受国际法学界推崇。1964年9月16日,联合国秘书长宇谭发出感谢信,称赞服务联合国18年、即将退休的梁鋆立:“自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创设以来,对该委员会之工作及成果所作之贡献,将长久令人怀念。这些年来阁下优异之表现,的确树立了一国际公仆所必须具有之高度水平。”
  1968年,梁鋆立客居台湾,先后在台湾政治大学和东吴大学执教。1971年,东吴大学成立法律研究所,受聘担任首任所长,主编《东吴法律学报》,对法律稿件尤其是国际法学术专论要求甚高,一经入选,掷地有声,为其母校东吴大学作出重要贡献。1979年9月9日,一代国际法大师梁鋆立因直肠癌病逝,时年76岁。
  著有《国际法之法典化》(法文)、《中日满洲事件之国际法》(英文)等。所撰专论,多系外文,钻研精深,见解独到,阳春白雪,国人知之者少,故其国际学术名声远高于国内。 相关院校:

哈佛大学

同年(公元1905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87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