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台州市> 黄岩人物

柯璜

柯璜为

  柯璜,字定础,1876年1月19日生于浙江黄岩的一个中医世家,清末举人。1898年入京师大学堂,主修博物学、哲学。1902年山西大学堂(山西大学前身)初创之时,应邀赴晋出任教职。
  柯璜著述颇丰,早在抗战爆发前后,即有《孔学十年大事记》、《书画妙处》、《人生基础哲学》、《绿天斋书画初集》、《绿天斋文刊》、《历代权奸传》、《动植矿物学》等多种编、著、译作刊行。与此同时,潜心书画,盛名传世。柯璜一生创作的书画作品难以计数,大量墨宝散落民间,太原、重庆、武汉、苏州,以及故里黄岩、雁荡山均有摩崖石刻留存。
  柯璜以教育事业终其一生。从20世纪初受聘山西大学教授起,先后在山西主办过三晋中学、尚志中学、养正中学等学校。
  柯璜还是有影响的社会活动家。青年柯璜曾是“公车上 书”的积极参与者。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时任山西省立图书馆馆长的柯璜对帝国主义的暴行痛心疾首,自印《警告山西同胞急起援助沪案》《吾国对于英日历来外交之失败》《端午节应为御敌救国之纪念日》《反抗英日帝国主义》《对英单独宣战之我见》等“沪案讲演稿”,号召:“凡我同胞当怀宁可玉碎勿为瓦全之决心,纵使血肉相搏,剑铳相接,亦所甘愿而不辞。”九一八事变后,柯璜手书文天祥《正气歌》四页屏,自己出资刻石(刻石现存山西博物院),并朱拓900份,分赠厅长、师长以上文武官员和各界知名人士,并书写刊印《九一八告日本书》《一二八告全国同胞书》等,广为散发。
  1918年,山西地方当局决定筹设教育图书博物馆。1919年10月9日,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亦即“山西省立图书馆”)建成开业。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系山西省第一座综合性的省立图书馆,坐落在太原文庙(故而又称“山西圣庙图书馆”)。柯璜以山西大学教授出任馆长主持馆务。
  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建成开业时,馆藏图书屈指可数。为了弥补藏书不足之“缺憾”,在布置设备方面与国际“相步趋,相平等,相发展”,柯璜及其同仁共同努力——派人“赴日本调查图书馆、博物馆设施,购买标本、仪器、图书,并接收了留日预备学校停办移交的部分图书,同时向社会发出征书启事,以求名人书籍”。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截至1924年,馆内藏书达到十三万余册,其中中文十二万余册,西文两千余册,日文九千余册。其内部组织分图书、博物两部。辟有“历史博物陈列室”、“全国教育成绩陈列室”、“世界植物矿物地质标本陈列室”、“幼稚教育教具陈列室”、“世界动物附本省动物标本陈列室”、“阅报室”、“阅书室”、“第一藏书室”、“第二藏书室”、“第三藏书室”等;出版《图书馆管理法》《山西图书馆丛书》。同时,春夏秋三季在文瀛公园设阅览书报分室及循环文库。
  1925年3月,初具规模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更名为山西公立图书馆,附设博物部,馆址仍在太原市上官巷文庙内。馆内藏书室发展为四处,并另辟藏报室一处。旧籍按经、史、子、集、丛五部分类;新籍及外文图书按世界图书分类法分类,前冠有革命文库类,编有书本式目录初编和复本专目。馆内还有常赞春等私人藏书家寄存的书籍,其中的稀世秘籍,特辟专室保藏,并编印单行目录。
  1932年3月,山西省立第一、第二通俗图书馆并入山西省公立图书馆;1933年10月,山西省立民众教育馆在山西公立图书馆旧址成立,接收原公立图书馆的所有图书物品。这时,馆藏图书分藏第一、第二书库,共计藏书达16871种、54663部、146091册。
  在此期间,柯璜一直主持馆务,直到1937年11月太原沦陷。太原沦陷前夕,柯璜在将《正气歌》石刻埋于文庙地下(拟于抗战胜利后在太原树碑)之后,离开生活了三十余年的第二故乡山西,举家南迁,颠沛流离,辗转到达重庆,居于歌乐山云顶寺。后出任中华孔学会会长,研究古经史籍,平日除主持蜀中艺专学校校政外,常以作书画为生。1949年后,出任重庆市文史馆馆长、西南美专校长、西南美协主席等。
  1957年,柯璜重返山西,任山西省政协常委、山西省美协筹委会主席等。1963年11月26日,病逝于太原,葬于晋祠龙山公墓,享年87岁。 ■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本文作者:雒春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