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浙江省> 嘉兴市> 桐乡人物

金仲华

[公元1907年-1968年]

金仲华为[公元1907年-1968年]

  金仲华(1907—1968),幼名翰如,笔名孟如、仰山、叶知秋等,桐乡梧桐镇人。1913年入崇实小学读书。1919年考入嘉兴浙江省立第二中学。1923年考入杭州之江大学,勤攻英文,造诣尤深。1927年毕业,次年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任《妇女杂志》助理。1932年初,任《东方杂志》。是年,苏联塔斯社设分社于上海,仲华任电讯翻译,开始悉心研究国际问题。1933年底,进开明书店,《中学生》杂志。1935年,应生活书店聘,任。6月,与叶绍钧(叶圣陶)、陈望道等署名发表《我们对文化运动的意见》。12月,又与马相伯、邹韬奋、沈钧儒、李公朴等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与邹韬奋友谊深厚,1936年赴香港,助其筹办《生活日报》。夏回沪,主编《世界知识》杂志。1937年抗战爆发,为国内外报刊撰文呼吁海外华侨和国际组织支持中国抗战。11月上海失陷,辗转至武汉,翌年8月抵香港,虽在离乱之中,仍坚持出刊《世界知识》杂志。时宋庆龄在香港创办保卫中国同盟,仲华任执行委员。又主编《星岛日报》,参与筹建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香港分会和国际新闻社香港分社,并任领导职务。1939年春,香港青年记者分会创办中国新闻学院,仲华兼任副院长,主持院务。1941年12月,香港陷落,与夏衍、金山等悄然离港,乘渔船飘海夜渡,经澳门,去桂林。1943年,加入中国民主革命同盟。1944年底至重庆。由中共党员介绍,任美国新闻处译报部主任。常选译《新华日报》言论、消息,并翻译毛泽东《论联合政府》,与世界读者见面。1945年抗战胜利,随美国新闻处离渝迁沪。12月,复刊《世界知识》杂志。1948年辞去美国新闻处职务。7月,去香港,接受中共委托,主编新华社香港分社对外英文期刊《东方通讯》。1949年3月,离港北上,自山东进入解放区。4月,随大军南下。5月27日,上海解放,参加军管会工作,接管《新闻报》,改组为《新闻日报》,任社长兼总。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至第五届上海市人民代表,第一至第四届上海市政协委员、副主席,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上海市副市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文教办公室主任,《文汇报》社社长,中国新闻社社长,英文版《中国建设》杂志社社长,上海市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上海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主任,上海市红十字会会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等职。曾率中国新闻代表团、中国艺术团等团体出国访问,开展外交活动,宣传我国建设成就。“文革”中遭残酷破孩,含冤去世。1978年,平反昭雪,骨灰安放于上海市龙华公墓。1989年清明前,将骨灰迁葬于上海万国公墓名人墓区。主要著作有《青年与生活》、《国际新闻读法》、《国际形势与中国》、《妇女问题》等。编有《世界现势图解》、《世界政治参考地图》等。
  
同年(公元190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