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玉林市> 北流人物

李绍昉

[清][公元1787年-1845年]

李绍昉为[清][公元1787年-1845年]

  李绍昉(1787~1845),字东阳,号晓园,清湾侯山村人。祖父李毓藩曾中举,父李程泌拔贡,历任隆安、藤县教谕。李绍昉自幼聪敏,爱好学习,在祖父、父亲指导下,博览群书,学识超群,嘉庆十年(1805年)中秀才,十五年乡试中副榜第一名,十八年中举人,二十四年中进士,保和殿复试一等一名。钦点翰林庶吉士,授职编修,参加国史馆编纂工作。当时翰林院、国史馆的宏编巨著,不少是他执笔写成。道光九年(1829年),父死奔丧归里,同县人进士梁宗敏筹建九级奎光塔于城东六巷大岭顶,常于塔旁新建的龙神庙、徐公祠聚生员讲学切磋,全县文宴诗社盛极一时。孝期假满复职,任河南道监察御史。不久任浙江道、云南道御史。这是分道行使纠察的官,难免触怒权贵,招致自身不幸。但李绍昉不畏强权,秉公办事,说:“食君之禄,分君之忧;餐天下之粟,为万民造福。一不贪赃枉法,二不徇私舞弊,有何惧哉! ”他稽查银库、缎匹库、步军统领衙门、国子监、理藩院、译馆等财势很大的单位,甚至抽查八省运粮入京机构,检举了一些-污吏的罪行。那时银币铸造厂、漕运机构、海运海防机关-严重,积弊相沿,他上疏力陈。道光帝看到实事确凿,不敢过份袒护,采取了一些纠正措施。当时河北等省,农用缺水,特别是京郊数县严重干旱,粮食产量甚低,他写成奏折呈报皇帝,得批准实施兴修水利,缓和了当地粮食紧张现象。因而被道光帝看重,先后提升为兵科给事中、工科给事中、吏科掌印给事中,又授予浙江宁、绍、台兵备道官职。
  到任剔弊起衰,卓有政声。一年后归来,不料被指控查银库时失去许多银子,奉旨赔偿,迫得倾箱倒箧,甚至典当衣物。后查无实据,获得豁免,恢复官职。道光二十五年在赴京途中于省城桂林病逝,终年59岁。其一生博闻强记,兼通天文地理学,工书法,著作有《勾漏山人集》,兵燹后遗稿散失。
同年(公元178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845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