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梧州市> 苍梧人物

李沛谣

[公元1933年-1996年]

李沛谣为[公元1933年-1996年]

  李沛谣(1933.6—1996.2) 大坡镇料神村人。出生于香港,是著名的爱国民主革命家李济深的儿子。抗日战争时期,在桂林上小学,以后又在苍梧中山中学、香港培侨中学读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父亲来到北京,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航空学院飞机制造系。1957年大学毕业后,自愿下到基层,接受锻炼,离开北京来到了江西。1957年至1958年任南昌航空学校教师。1958年调到南昌飞机制造公司,一干便是30年,从普通技术员做起,尔后是工程师、主任工程师,直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虚心向工人学习,与群众打成一片,受到工人们的尊敬和赞扬,被树为“知识分子与工人相结合的典型”。他刻苦钻研业务,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出版过《锻造、冲压工作技术问题》等专著,是一位在冲压、设备、电气等方面造诣颇深的专家。他参加过多种新型飞机的研制和设计,主持完成了多项较大的技术革新项目,多次被授予“优秀科技工作者”、“技术革新能手”等称号。
  1986年,-担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江西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不久即被选为民革中央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省政协常委。1988年,当选为江西省第六届政协副主席,民革江西省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一届执委会副主席、-书记,民革第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1989年被任命为劳动部副部长,以后又先后担任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等职务。1992年当选为民革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1993年在全国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为从组织上、思想上、作风上把民革建设成适应时代要求的参政党,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开创了民革工作的新局面。1992年以来,在他亲自带队和组织下,就智力支边扶贫、抑制通货膨胀、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区域协调发展、南水北调工程等重大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提供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参考,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他在长期的实际工作中,与工人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也培养了深入群众实事求是的思想与工作作风。他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后,出差回厂看同事,工人们握着他的手仍亲切地称他“李师傅”。在他担任劳动部和全国总工会领导职务期间,他提出,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并且全心全意地为他们服务。从事劳动部和工会的具体工作必须从这个根本点出发。他对劳动用人、工资分配和社会保险等制度的改革提出了很多重要的意见。他特别注重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劳动保护问题作了深入研究,一再强调要高度重视生产安全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的当天,他带队上街宣讲,解答问题。
  他对危害人民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和各种不正之风极为痛恨,力主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依法治理。并且身体力行,坚决斗争。1996年2月2日凌晨,-发现罪犯张某潜入寓所行窃,当即进行严厉斥责和教育,当罪犯持刀行凶时,他虽年过花甲,仍与凶残罪犯进行英勇搏斗,不幸牺牲。
  -十分关心祖国统一大业,曾就祖国统一问题发表过不少文章和讲话,表达盼望和平统一的殷殷之情。他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宣传“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他利用父辈的关系和影响,广泛联系台湾和海外亲友,沟通感情,介绍国内情况,为祖国和平统一做了大量工作。他曾致电-民党领导人,提出遵循孙中山先生遗教,加强两岸合作,推动-发展,实现祖国统一的建议。他一贯认为中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住的。
  -十分重视对外友好工作,他曾多次率团出访,广泛接触各方面人士,为加强同各国议会和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作出了积极贡献。
  -不幸逝世, 举国为之惋惜和悲伤。2月23日,他的遗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火化。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前往送别。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分别电唁或前往吊唁,对-的逝世表示哀悼并向家属表示慰问。
同年(公元1933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96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