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东省> 佛山市> 顺德人物

何淡

[明]

何淡为[明]

  何淡,字仲美,葛岸堡良教村人。明天顺元年(1457年)进士。历任山东滨州知州、工部员外郎、汉阳知府、贵州左参政。为官清廉爱民。在滨州任上,劾免-污吏,核实各乡赋税,实行合理分派,将税额直接通知到户,允许农民以实物充抵,堵塞各种盘剥途径,减轻百姓负担。何淡以身作则,克己奉公,将皂隶、马夫等项津贴拨作公务和州学经费。经过一番努力,社会日趋安定,民生改善,文教兴盛,受朝廷嘉奖。后来,何淡丧母回乡守孝,州人体念他两袖清风,凑了一笔钱,派人追送给他,何淡坚决谢绝。州人为他绘制画像,供奉在龚遂祠中。继任者亦奉何淡核定的税额为成法。
  服满后,何淡升任工部虞衡员外郎,掌管宫室衙邸建材征购事务。他铁面无私,宦官们无法中饱私囊,深为怨毒,大加毁谤。何淡终为流言所伤,外放湖北汉阳知府,一任九年,致力兴利除弊。当地豪强一向为长江渔利争斗不休,藩王也恃势霸占垄断,致使渔民衣食无着。何淡争得督、抚支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同时,大力鼓励沿江人民务农,推行各种利农措施,如修筑陂堰以利灌溉、节省浮费购买耕牛谷种贷给赤贫户等。经过几年,经济渐渐复苏。民谣传唱:“何太守,筑汉陂;饥得食,寒得衣。”其后,何淡调任贵州左参政,适值境内苗区的“生苗”与“熟苗”爆发武装冲突,波及多个州县。督、抚拟发兵弹压,何淡竭力劝阻,并自告奋勇,深入苗寨,会见双方头人,说服他们各自收兵回寨,避免了一场更大的杀伐。
  不久,何淡因父亲年老多病,辞官回乡奉养,自此不再出仕。他当官30年,一直廉洁自守,对家人也注意严加约束。有一次,儿子要衙役办私事,何淡训斥道:“衙役是供官员使用的,你有这个权力吗?”他不治家产,休官后,生活困难,却泰然处之,种菜灌园以作弥补,在晚年最拮据的时候,才接受过知县吴廷举的接济。75岁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