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安徽省> 铜陵市>

江席胜

江席胜为

  江席胜男,汉族,安徽枞阳县人,1935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农技师。1955年于芜湖农校毕业后,一直在霍山县致力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运用与推广工作,先后任大别山农区试验站技术员,县农科所技术组长、副所长、所长,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等职。50多年来,他默默奉献,矢志不渝。20世纪60年代初,培育出“霍山小红麦”和耐旱杂交玉米系列组合。70年代中期,他在全省最早从事杂交稻制种和推广工作。80年代初,又示范推广了水稻垄作免耕技术。进入90年代,江席胜作为县粮食“温饱工程”的主要承担者,常年进驻高海拔深山区,行程一万多千米,潜心探索水稻高产途径。通过改良品种,改变落后耕作方法,在海拔1150米的高寒山区,取得了水稻平均亩产350千克的巨大成功,结束了安徽高寒山区水稻栽培不能高产的历史。《人民日报》、《安徽日报》、《每日电讯》等多家新闻媒体争相报道。在以江席胜为代表的农业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至1997年底,全县实施粮食“温饱工程”,累计面积20余万亩,每亩平均增产150千克,创经济效益4000多万元。
  江席胜长期扎根贫困山区,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不为名利、不计得失。为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真正让农民掌握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他深入田间地头,多次举办科技培训班,进行现场教学,手把手地向农民传授实际操作技能。经他亲白培训的农民就达2000余人,被誉为“山区农民的好朋友,科技战线的老黄牛”。他用自己的真干实干苦干,实践了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展现出忠心耿耿为党为人民艰苦创业、锐意进取、无私奉献的一位老党员、老科技工作者的精神风貌。1995年,江席胜虽已退休,但他退休不退色,退岗不退志,又担任了中荷扶贫项目办公室农业技术顾问,继续为山区人民脱贫致富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他先后荣获国家科委“中华振华科技扶贫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全省扶贫开发先进工作者”称号。1997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并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被授予全省首届“十佳科技扶贫状元”,1999年中共安徽省委授予“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霍山县委作出向江席胜学习的决定。他还是省六次党员代表大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