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西省> 晋中市> 平遥人物

胡亦民

[公元1917年-2010年]

胡亦民为[公元1917年-2010年]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共辽宁省委原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原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胡亦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0年3月29日12时58分在沈阳逝世,享年93岁。
  胡亦民同志1917年8月2日出生于山西省平遥县东泉镇东泉村。1933年就读于平遥中学,他参加读书会活动,阅读进步书刊,开始接触共产主义思想。193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任平遥中学地下党支部书记、平遥县工委组织部部长。
  抗日战争期间,胡亦民同志历任晋南五县游击队赵城一大队政治主任、雁北第六支队政治主任、晋西北军区第五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雁北支队副政委。他带领武工队高举抗日旗帜,活跃在晋绥边境上,坚持毛主席“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击战争战略战术,与敌人进行英勇艰苦的周旋和搏斗,配合晋西北我主力部队作战,支援著名的“百团大战”,严重打击和削弱了敌伪汉奸的力量,为坚持和巩固雁北持久抗日根据地作出重要贡献。
  解放战争期间,胡亦民同志带领晋绥军区教导团一部分干部挺进东北,任东北民主联军政治部 部负责人。后历任洮南县委组织部部长、白城子中心县委书记兼洮安县委书记、洮北县委书记、辽吉一地委组织部部长。他在陶铸同志领导下,发动群众,剿匪反霸,土地改革,建立政权,发展武装,组织生产,全力支援沈阳前线,为解放沈阳作出积极贡献。
  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胡亦民同志历任沈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兼市人事局长)、部长,市委秘书长,市委副书记、书记。他参与了沈阳解放初期稳定社会、平抑物价、接收安排干部、恢复经济、整建党等领导工作。他任市委副书记、书记期间,分管组织工作和工业生产,经常下厂蹲点,了解领导班子情况,对比较好的企业领导班子,总结经验加以推广;对软弱涣散的领导班子,选派得力干部充实和加强,特别是配好“一把手”,有力地推进了沈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1958至1962年,胡亦民同志任辽宁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辽宁省委代秘书长、秘书长,他深入调查研究,为省委出谋划策,积极当好参谋和助手。1961年底至1967年初,先后任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书记,分管全省工业工作,他胸怀全局,认真负责,经常下基层调查研究,具体指导并帮助解决工业战线上出现的问题,注意总结和推广工业战线增产节约经验,为辽宁重工业基地建设付出艰辛努力,作出重要贡献。
  “文革”中,胡亦民同志受到破孩,但仍然坚持原则,加强学习,心系党和国家大事。 1972年3月后历任322油田革委会副主任,抚顺市委书记,辽宁省委书记(设有第一书记)、省革委会副主任。粉碎“-”后,1979年9月至1983年3月任辽宁省委书记 (设有第一书记)。期间,1980年2月至1982年1月任辽宁省副省长,分管财贸工作,他领导全省财贸战线职工在粉碎“-”在财贸战线帮派体系的基础上,继续清理“左”的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提出的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强调全省各地要抓紧农业生产和副业生产,不断搞活市场。经过全省动员,上下努力,持续多年物资供应紧张的状况开始好转。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职工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财贸工作出现新的局面。 1982年2月,他兼任大连市委第一书记。他积极组织向国家申请将大连列为开放城市,1984年大连被国家列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他积极团结市委“一班人”认真落实党和国家领导同志对大连对外开放的指示,组织制订规划,积极运用国家政策,举全市之力加速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开创了大连对外开放新局面。
  1985年6月,胡亦民同志在辽宁省顾委一次全委会议上当选为省顾委副主任。他是1955年全国党代表会议代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90年11月,他离职休养后,仍然关心辽宁的工作,坚持调研考察,为辽宁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献计献策。特别是在晚年,他人老志坚,笔耕不辍,对党的历史和自己革命历程进行认真地总结和思考,先后编写了《历史的踪迹与思考》、《金融商品与金融市场》、《南行诗抄》、《述说中华文明长河》等多部著作。这些著作,是教育干部的好教材,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胡亦民同志在近80年的革命生涯中,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和信念不动摇;他对党赤胆忠心,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尊重党的集体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他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尊重实践、调查研究,注意从基层和群众中汲取政治营养和经验,不断提高领导能力;他追求真理,勤奋好学,敏于思考;他作风民主,是非分明,襟怀坦白,谦虚谨慎,求真务实;他发扬长征精神、老八路精神、延安精神,工作上不畏艰难困苦,不怕挫折,不屈不挠。他的革命精神、领导水平和创作能力,受到全省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敬重。

同年(公元1917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1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