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安徽省> 黄山市> 歙县人物

吴景超

[公元1901年-1968年]

吴景超为[公元1901年-1968年]

  吴景超(1901~1968),名纪谦,字北海,歙县岔口人。民国4 年(1915 年)考入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在校8 年肄业。民国12 年夏赴美留学,获明尼苏达大学社会学学士、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懂英、法、德、俄等国语言。在美国,同罗隆基、闻一多等人组织“大江学会”,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改革。民国17 年回国,先后任金陵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教务长。民国25 年1 月,经同窗翁文灏游说,参加国民政府工作,任行政院秘书。后随孔祥熙、翁文灏赴英参加英皇加冕典礼,并访问法国、德国和苏联。民国26 年,任国民政府经济部秘书等职。民国34 年任战时物资管理局主任秘书。次年任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顾问。民国36 年1 月,视察安徽省善后救济总署,曾回故乡,从救济总署拨给医疗器材和专款,在歙县创办徽州医院;同年底返回清华大学任社会系教授,并与钱昌照等发起组织中国社会经济研究会,出版《新闻》周刊。民国37 年,国民党当局请吴景超去南京研究金元券问题,不久请他出任驻联合国-,均遭拒绝。北平解放前夕,国民党要他飞往南京,转逃台湾;傅斯年还力劝他去美国执教,吴景超又一概拒绝,留在北平迎接解放。1952 年调任中央财经学院教授,次年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景超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社会学家,建国前著有《第四种国家的出路》、《都市社会学》、《劫后灾黎》等。曾主编《新经济》、《社会研究》、《新路》等刊物,常揭露和抨击社会黑暗面,《新路》就因揭露“苛政猛于虎”而-停刊。建国后,发表有《有计划、按比例的发展国民经济》、《中国人口问题新论》、《展开人口问题的研究》、《搞活区域经济》等重要论著。他自我批评早期有关人口问题的错误观点,主张节制生育和优生优育,受到周恩来表扬。1957 年被错划成 ,1979 年平反。曾任民盟第二届中央委员和全国政协二、三、四届委员。
  吴承禧(1909~1958),吴景超二弟。曾任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兴业银行襄理、副经理。抗日战争期间参加筹办《经济周报》。建国后,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华康区行计划处处长、上海财经学院教务长、中国科学院上海经济研究所筹备处副主任、民盟中央和民盟上海市常委、民建上海市临时工作委员会常委、上海市人民代表及上海市政协常委,中共党员。 著有《中国的银行》、《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厦门的华侨汇款与金融组织》等。 相关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

同年(公元190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6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