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山西省> 阳泉市> 平定人物

黄涛

[公元1920年-2008年]

黄涛为[公元1920年-2008年]

  黄涛(1920~2008),原名黄宏基,平定人。民国26年(1937)9月参加八路军120师,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任山西总动员委员会游击四支队政治指导员。民国28年至民国35年,先后任八路军120师政治部干事、晋绥军区政治部宣传教育科科长、东北抗日民主联军辽北保安三旅八团政治处主任。后调任辽宁军区警卫团、独立团、教导团政治处主任,教导总队副政委、东北军大二团四营教导员,中南军政大学直属总队大队政委。新中国成立后,历任解放军总政治部秘书处资料科科长、干部教育处处长、新闻处处长等职。1975年任战士出版社副社长,1983年9月任解放军出版社顾问。黄涛从事军队出版工作半个多世纪,始终致力于革命军事史料的编纂工作。1956年7月,中央军委决定出版一部反映人民解放军三十年斗争历史的回忆文集,具体负责人的重担落在了时任总政宣传部宣传处处长黄涛的肩上。中央领导采纳了黄涛的建议,将全套书定名为《星火燎原》,该书也是毛泽东唯一题字的一部书。为主持《星火燎原》这部共和国鸿篇巨著,黄涛心甘情愿离开行政岗位,连续26年潜心做工作。“文革”中他顶住巨大压力,客观公正地反映党史军史一系列重大事件,并冒险保护《星火燎原》历史资料,使上万篇稿件躲过毁灭性浩劫。即使在被诊断为膀胱癌晚期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全身心地投入《星火燎原》全集的工作中。该书出版后,外文出版社以英、法、德、日、西班牙、阿拉伯等13个语种译成7种选本在国外发行,《星火燎原》先后发行了600多万册。《朱德的扁担》、《一袋干粮》、《一副担架》等36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有10余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1200余篇文章在全国94种报刊上转载。此外,黄涛还负责了《革命烈士传》(10卷)和《解放军烈士传》的工作,主编有《红军英雄传》、《抗日战争英雄传》、《志愿军英雄传》等丛书。曾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独立功勋荣誉章,1990年获得中国出版界最高奖“韬奋出版奖”,成为解放军获得该奖项的第一人,其名字被载入中宣部出版的《家列传》。1987年12 月,中央军委批准黄涛离职休养,但20多年间他始终没有停止工作。在解放军出版社领导支持下,先后主编了《中华爱国英杰辞典》、《苦斗十年》等一系列讴歌英雄的书籍。此外,他还组织出版了《硬骨头六连》、《朱伯儒》、《张华》、《张海迪》等反映时代楷模先进事迹的书籍。50多年中,黄涛负责的红色经典书籍达39本2000多万字,由他主编的《星火燎原》、《志愿军英雄传》等革命史传著作是截至200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规模最宏大、内容最丰富、影响最深远的传记文学作品,黄涛也因此被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史传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阳泉年鉴》2009版有传)
同年(公元192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08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