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四川省> 成都市>

杜琼

[三国][公元180年-250年,三国蜀汉官吏、学者]

杜琼为[三国][公元180年-250年,三国蜀汉官吏、学者]

  杜琼(约180年—250年),字伯瑜,蜀郡成都人(今四川成都郫县)。杜琼学识渊博、沉默少言,自幼时跟随任安学习,是三国时期著名学者。初仕刘璋,为从事,刘备割据益州后,任为议曹从事。后主时期,杜琼担任为谏议大夫,迁左中郎将。丞相诸葛亮去世,后主刘禅使琼追赠亮丞相武乡侯印绶,后来又升任大鸿胪、太常,受到蒋琬、费祎等人器重。
  杜琼不仅精通经纬术艺,同时也精通天文占验,曾与谯周论说天文,并肯定了“当涂高者魏也”的预言,解释了其中的原因。250年(延熙十三年),杜琼去世,著有《韩诗章句》。
  人物生平
  沈默慎密
  杜琼年幼时跟随任安学习经学,透彻研究任安的学说,精通于经纬术艺。东汉末年,军阀刘璋割据于益州一带,聘请杜琼担任从事。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夺取益州,逐领益州牧,起用蜀中人才,任命杜琼为议曹从事。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建立魏国,杜琼与张裔、黄权、何宗、杨洪、尹默等人引用图谶来劝说刘备称帝。
  建兴元年(223年),蜀汉后主刘禅即位,拜杜琼为谏议大夫,迁任左中郎将。
  建兴十二年,(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去世,刘禅派遣杜琼赠诸葛亮“丞相武乡侯”的印绶。 此后杜琼又担任大鸿胪、太常。
  杜琼为人沉默寡言,把自己关在家里,很少和他人交流往来。后来蒋琬、费祎等人相继执政,他们都十分器重杜琼为人。杜琼又著有《韩诗章句》,共计共十余万字。但杜琼没有将其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他的谶纬之学也就没有了传承学业的人。[4-5]
  论说天文
  杜琼虽然学问专研得十分透彻,但在初时人们没有听说杜琼对天文有独特的见解和说法。后来得到器重的大儒谯周常常问他对天文的看法,杜琼回答说:“想要明白这种知识十分困难,应该要亲身去观察天文现象,认知各种现象的特点,不能轻易相信他人。不分昼夜,历经辛苦,然后才可以知道其中的奥妙。知道后却又担忧自己预言见解的泄露,还不如不知道,因此我不再观察天象。”
  谯周因此问杜琼:“以前周徵君认为“当涂高者”是魏国,他这样认为的原因是什么?”杜琼回答说:“魏,是观阙的名字,正对着道路而显得高耸,圣人取其相类同而进行论说罢了。”杜琼又问谯周说:“还有什么疑问吗?”谯周回答说:“未能理解其中的意思。”杜琼又说:“古时候人们称呼官职都不称为‘曹”;但自从汉代开始,都把官职称呼作曹,把低级官员称作‘属曹’,把吏卒称为‘侍曹’,此大概就是天意吧。”
  去世
  延熙十三年(250年),杜琼去世,享年八十多岁。后来谯周依据杜琼的说法,并触类旁通加以发挥,蜀国灭亡后,人们都认为谯周的预言十分准确。谯周说:“这虽然是我自己的推论发现,但是有所依循,这是由杜琼的言论加以发挥,我完全没有什么高深、奇怪的才能。”
  同名人物:

杜琼 (1396~1474) 明朝画家 江苏省苏州 [明]

  同年(公元180年)出生的名人:
刘廙 (180~221) 汉末魏初名士 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
小乔 三国十大美女 安徽省安庆潜山
大乔 (180~?) 三国十大美女 安徽省安庆潜山
司马孚 (180~272) 司马八达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
仲长统 (180~220) 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
+ 更多公元180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50年)去世的名人:
孙礼 (?~250) 三国时期曹魏将领 河北省雄安新区容城县
胡质 (?~250) 三国时曹魏官员,荆州刺史、征东将军 安徽省淮南寿县
刘放 (?~250) 三国时期的曹魏大臣 河北省廊坊市固安
朱据 (194~250) 江苏省苏州
赵爽 (182~250) 江苏省
孙霸 (?~250) 浙江省杭州富阳
+ 更多公元250年去世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