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 玉林市> 北流人物

冯介

[公元1891年-1979年]

冯介为[公元1891年-1979年]

  冯介(1891~1979),字介民,山围乡山围村人。其父冯璋是清同治拔贡,光绪举人,大挑一等; 曾任江苏省靖江、新阳两县知县。冯介7岁在老家容村私塾启蒙,12岁到父亲住地苏州求学。1906年起就读于上海中国公学。1909年考入上海高等实业学堂铁路科。不久,该校改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遂在该校土木工程系攻读,于1913年毕业。1914年春,广西第一次考送留学生,冯介以优异成绩考取第一名,获保送美国留学。刚到美国,即接到广西省政府取消公费待遇的通知。为使学业不致中途而废,他先到芝加哥市中国饭馆做侍役解决学费, 同年9月进入伊利奇大学土木工程系,1915年毕业。翌年,又在伊利奇大学研究院毕业,取得硕士学位。由于成绩优异,被美国政府留用,初任芝加哥市铁路测绘员,后调任纽约市铁路监工员,又升为副工程师,在美国铁路工作长达12年。1929年春,他放弃在美国优裕的物质生活待遇,回国参加铁路建设。广西省政府主席黄绍竑委任冯为省政府技正兼秘书,并介绍在香港中英女子学校毕业的侄女黄静容做他的妻子。婚后,冯对优裕闲适生活不感兴趣,毅然携眷赴青岛任胶济铁路工程师兼第一分段长及轨道室主任。
  1937年芦沟桥事变后,日军大举侵华,冯介-南下,先后任交通部新路工程处工程师兼工事课长、湘桂铁路理事会工程师兼技术组主任。此时,湘桂铁路沿线桥梁建筑多属他设计。1944年,日军进逼广西,桂林疏散,他-返回故乡,次年春在从桂林复迁到北流山围的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任教授,并就近侍奉母亲。抗日战争胜利后,重返桂林,先后担任广西善后救济分署技术顾问、湘桂铁路专门委员兼桂林联合办事处主任。1949年,受聘为广西大学教授兼理工学院院长。
  1950年,广西省人民政府主席张云逸得知冯介已返故里,便推荐他到北京铁道部工作。
  但他为了照顾83岁高龄的母亲,只答应到南宁西江学院任教授,继而任广西革命大学西乡塘分校教授、广西水电专修科学校副校长。1959年至1979年,任广西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任、教授。因其学识渊博,技术高超,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任梁思成齐名,在建筑学界有“北梁南冯”之美称。南宁市百货大楼由于建筑工程质量低劣,建成后不久,墙基下幅墙壁发生贯穿性纵裂,工程界有人认为不可能修好,但市建部门采用冯介提出方案修复,至今屹立不动。冯介在“文革”中曾受到冲击,1969年后恢复工作,精神振奋,积极带徒弟,热情地把自己的知识,经验传授给青年教师。他对爱情忠贞不渝,婚后无生育,常说:“自己无儿女不要紧,只要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就好啦”。
  新中国成立后,历任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自治区政协常务委员、自治区科学协会副主席等。
  1979年病逝于南宁,终年88岁。根据遗嘱,他和夫人黄静容的骨灰一起撤落北部湾。 相关院校:

广西大学

  同年(公元1891年)出生的名人:
朱为鉁 (1891~1950) 广西自治区玉林博白
李光前 (1891~1945) 广西自治区玉林博白
肖道龙 (1891~1940) 广西自治区玉林陆川县
唐乃贤 (1891~1924) 广西自治区河池都安
秦继章 (1891~1963) 广西自治区桂林市临桂区
+ 更多公元1891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1979年)去世的名人:
罗材 (1909~1979) 广西自治区玉林北流市
刘宝全 (1928~1979) 广西自治区来宾合山市
卢学春 (1942~1979) 广西自治区贺州钟山县
梁世昌 (1886~1979) 广西自治区贵港港北区
蓝锦光 (1952~1979) 广西自治区南宁上林县
覃学臣 (1958~1979) 广西自治区南宁上林县
+ 更多公元1979年去世的名人》